古代针灸学家脾胃辨证论治的选配穴规律

  • 2021-10-21 15:34:27    网易
  • 小关
  • 专题

  脾胃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针灸临床尤有指导意义。为总结前人成熟的选配穴经验,以古为今用,故本文对秦汉·《黄帝内经》、晋·《针灸甲乙经》、唐·《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针灸资生经》、明·《针灸大成》、清·《针灸集成》等历代有代表性的七部著作的全部调脾胃多穴配伍处方进行了归类分析,从而得出如下规律调:

  一.调治脾胃经穴的选穴特点

  1.通过归类分析,明显看出,在多穴配伍时,主要选用特定类穴,即四关以下诸穴、脾胃经的交会穴、背腧穴、募穴等。

  2.在特定类穴中,又以四关以下诸穴应用最多。如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经曰:“十二原出四关,四关主治五脏。”原穴是三焦元气所布,脏腑之气留止之处。其居四关以下,故脏腑元气亦通行于四关,并与四关以下诸穴形成密切联系。尤其五腧诸穴是经气外发于四肢的重要部位,对内脏有重要的调治作用,因此临床应用最多。

  3.其次常取募穴、交会穴、背腧穴,如中脘、章门、膻中、关元、中极、脾俞、胃腧等。募腧穴是脏腑之气募聚、委输之处,又位居脾胃脏腑附近,故对脾胃脏腑功能有明显的调治作用。脾胃经的交会穴亦属脾胃经脉所通,主洽所及,它们不仅对脾胃有调治作用,而且有兼治多经之功,故以上诸穴为临床所习用。

  二.脾胃辨证论治的配穴规律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脏腑、经络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在辨证时要“必先五胜”、“先其所因”;在治疗中要“伏其所主”、“治病求本”。反映在针灸治疗处方上则是选取相关经脉的相关腧穴,相互配伍,标本同治。

  1.脾脏疾病的配穴规律

  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其病多见水谷运化失职、血不循经、清气不升诸证,如飧泄、水肿、陷下、肉痿、白崩等。其本经最常选用者为三阴交,其次为公孙、太白、阴陵泉等。同时尚配伍胃下合穴足三里、胃募穴中脘等以加强和胃安脾之效。

  若其他脏腑病及脾脏而脾病者,前贤又调五脏以安脾胃。分析历代处方可见,最常选配的腧穴有气海、关元、中极等,说明脾病与下焦元气盛衰有密切关系。选配脐下诸穴,并配伍照海、太谿、肾俞等更加强了其益元壮火,温阳燠土之功。其次尚常配伍章门、期门、行间、太冲等穴。说明肝胆诸疾最易犯脾,配伍诸穴,以舒肝抑木,扶土益脾。再次亦配伍合谷、天枢、大肠俞、巨阙、神门、支沟、列缺、间使、大陵者,可见大肠、心、三焦、肺、心包等经脉病及脾脏者亦应辨证配伍诸穴,增强疗效。

  2.胃腑疾病的配穴规律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传导。胃病多表现为水谷不纳,传导不行之证,如胃脘痛、呕哕,不能食等。历代调胃最常取胃募中脘、下合穴三里,且常配伍表里经之太白,脾俞加强和胃之功。

  若其他脏腑病及胃腑者,亦当辨证配穴。最常选的穴有膻中、中府、天枢。说明胃气不降常与肺失清肃、大肠滞行相关,故前贤配伍气会、肺募、大肠募等,肃肺降气,疏导谷道,从而加强了胃腑受纳传导之功。再次亦配章门、期门等穴,说明木旺亦犯胃土,故前贤又配伍足厥阴、少阳之会、肝募等穴,抑木扶土以健脾和胃。而对肾、焦、心等病及胃腑者,又常配伍肾俞、支沟、关冲、巨阙等以治病求本,提高疗效。

  3.调脾胃以治五脏的配穴规律

  脾胃居中州,为后天之本。脾胃失调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荣运气,而百病生焉。”故脾胃受病而累及诸脏为病者,当调脾胃以安五脏。

  (1)调脾胃治心疾

  “心者,君主之馆,神叨出焉。”心疾多见神明之乱,如心烦、巅狂诸证。其配穴规律为:安神定志取心经原穴神门、督脉与小肠之会后谿及心腧。若阳明热盛,当取阳明与督脉之会人中、井穴隐白、历兑等泻热以安神。若中焦虚弱,血虚神摇;或停湿聚痰,蒙蔽心窍者,又当取中脘,解殓、里以养血安神,化痰开窍。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胸痹、心痛、痈疽等证亦有脾胃病及于心者。通行营卫,舒通心阳常取神门、心俞、大陵等,而调脾胃以化痰通络,又常取足三里、中脘、大都、太白等。

  (2)调脾胃治肺疾

  脾为肺之母,土虚则金衰,其病则为少气、自汗、盗汗、痨瘵等证。其益肺养阴常取肺募中府、合穴尺泽及背部肺俞,而培土生金常配足三里、脾俞。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生痰,痰湿阻肺,常为喘、哮、咳逆之证。此时理肺平喘取肺俞、膻中、中府、太渊及列缺,而调脾胃化痰浊,则配足三里、中脘及足厥阴、太阴之会期门、脾募章门等。

  (3)调脾胃治肝疾

  肝主筋、主诸风掉眩。然而血养筋,血虚亦可生风。故调脾胃,养血熄风,亦为前贤所习用。此时,舒肝利胆常取肝俞、绝骨、风市等,益气养血取足三里;醒神开窍取阳明、督脉之会人中等。

  脾虚生痰,频湿阻遏肝胆经络,致使肝胆气郁,甚则变生黄疸、奔豚、马刀、挟瘿诸证。其舒肝取期门、章门,而健脾多取中脘、三里、脾俞。且章门为睥募,期门为太阴之会,均能化频利湿、舒通经络。

  (4)调脾胃治肾疾

  肾司二便。但溲便不利者亦可由脾病引起。经日:“脾实则泾渡不利”。如淋癃、转胞、遗溺等。

  此时化气利溲常取阴谷,委中。而调脾化湿常配阴陵泉,三阴之会穴关元、三阴交、中极及下合穴三里。

  肾主藏精。精受于先天而滋养于后天,脾虚则精无所裨,遂为失精、不孕、消渴、无子等证。此时前贤补肾取肾腧,清相火取然谷。而调脾胃益化源多取三阴交、中极、关元、阴陵泉等。

  4.调脾胃治肢体病的配穴规律

  “四肢皆禀气于胃”,“脾为胃行其津液”。故治疗四肢、躯体疾病时,常在分经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调治脾胃,以提高疗效。前贤配穴规律为:调脾胃取足三里、三阴交等。下肢诸疾配伍绝骨、委中,上肢诸疾配伍曲池,胸胁诸疾配伍章门、期门、膻中等。

  5.调脾胃治九窍病配穴规律

  经曰:“脾不及,则令九窍不通”,又云“头痛、耳鸣、九窍不通利,肠胃所生病也”。因“五脏之气,上通九窍,五脏禀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故调治后天,补益五脏,又是聪明九窍之治本大法。所以前贤极重视后天,而且调脾胃常远道与局部取穴相配伍。远道取足三里、三阴交,面、齿、颈疾取颊车,头疾取头维,舌疾取人中目疾取睛明,鼻疾取迎香。另外五官诸疾还配合谷,鼻疾尚配上星,目疾配肝俞,耳疾配翳风。

  6.调脾胃治外感病

  外感病传变多及脾胃,“伤寒……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病而鼻干,不得卧也”。又“阴症伤寒,弥留不能退热,乃中气不足之致”。故前贤治邪实外感者则泻阳明,故取外庭、厉兑等。正虚外感者当补太阴。又取公孙、足三里等。而疏散外邪尚须配伍合谷、曲池、风池等穴。

  仲景治疗脾胃病大法已备,方药极具效验

  董老尝谓:一部《伤寒论》虽为外感伤寒而设,但却奠定了脾胃病分型及辨证论治的大法。“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脾胃病辨证论治之纲,而且创制了大量卓有疗效的方剂。

  《伤寒论》专列了“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以白虎汤治疗阳明经病实热证,以三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热证。

  在其他篇章中,涉及脾胃证治随处可见,如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治疗热痢,白通汤治疗虚寒痢,诸泻心汤治疗痞满,小陷胸汤治疗结胸,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疗腹胀,旋覆代赭汤治疗噫气不除,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黄土汤治疗脾虚下血。

  《金匮要略》专列了“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以半夏泻心汤治疗心下痞,大黄甘草汤治疗实热呕吐。

  其他,如大黄附子汤治疗虚寒便秘,厚朴七物汤治疗腹胀,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治疗腹中冷痛,麦门冬汤治疗胃阴不足等。

  董老概括说,温中有理中汤,清中有白虎汤,泻中有承气汤,补中有建中汤,胃热有大黄黄连泻心汤,痰热有小陷胸汤,胃胀有三泻心汤,虚呕有旋覆代赭汤,实呕有大黄甘草汤,胃阴虚有麦门冬汤,大法已备,所列方药,只要辨证准确,极具效验。

  董老在脾胃病治疗中,娴熟地运用仲景学说,或效其法,或用其方。

  以旋覆代赭汤合大黄甘草汤治疗幽门梗阻

  幽门梗阻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突出症状是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具朝食暮吐的特点,舌苔厚腻。

  董老认为,本病起于脾弱气虚,通降失权,停痰积饮,壅滞为患,为本虚标实之证。

  旋覆代赭汤治疗胃气因虚上逆,心下痞硬,大黄甘草汤治疗实热呕吐,食已即吐,两方合用,补泻两法,两相兼顾,治疗幽门梗阻甚为适宜,屡用屡效。

  常用组方:党参10g,旋覆花20g,姜半夏10g,干姜10g,酒军5g,佛手10g,苏梗10g,代赭石20g,甘草5g。

  梗阻缓解后,再予黄芪建中汤加失笑散从本治疗。

  以大黄黄连泻心汤合小陷胸汤治疗糜烂性胃炎

  董老认为,胃为阳土,不论外邪内积,一有所阻,则气机郁闭,热自内生。

  糜烂性胃炎多由恣饮烈酒、过食辛辣而得,主要由胃镜诊断,见黏膜糜烂,或疣状改变。

  临床辨证,如果燥热相结,传导失职,大便干结,董老即投以大黄黄连泻心汤,通腑泄热,取效甚捷。

  酒军泻火解毒,活血行瘀,消积健胃,降浊止呕,是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上品,并无攻伐败胃之虞。

  常用组方:酒军5g,黄连5g,黄芩10g,枳壳10g,大腹皮10g,香橼皮10g,佛手10g。

  如痰热互结,症见舌苔黄腻,即合用小陷胸汤(黄连、半夏、瓜蒌);若大便不结,胃中灼热,去酒军,加白虎汤直清胃热,其中石膏用量10~20g。

  白虎汤是热病气分证的代表方剂,鲜有在内伤脾胃病中应用的,董老根据多年的经验,用其治疗糜烂性胃炎而见舌红、苔薄黄、胃中灼热者,多有效验。

  以半夏厚朴汤等治疗胃动力障碍

  胃动力障碍,也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中医并无此病名,其主要症状为食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厌食、恶心、呕吐、烧心、反胃等,同《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述的“痞证”、“呕吐”、“腹满”、“噫气”等十分相似。

  如旋覆代赭汤治疗心下痞硬,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痞,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疗虚痞,半夏厚朴三物汤治疗腹满便秘等,都值得深入挖掘整理,开发出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中药促胃肠动力药。

  董老认为,同是痞满(胃动力障碍),中医有寒热虚实之分,治疗有温清补泻之别,这是中医治疗痞满证疗效显著的关键所在。

  董老认为,在仲景方中,半夏厚朴汤治疗胃动力障碍最为好用,半夏厚朴汤由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生姜9g,苏叶6g组成,行气化结,降逆化痰,寒热相宜,不腻不燥。

  临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配以木香6g,佛手10g,槟榔10g,香橼皮10g;舌红苔黄有热者,加黄连5g,黄芩6g;

  便秘者,加酒军5g;痰热者,加黄连5g,瓜蒌10g;阴虚者,加玄参6g,沙参、麦冬各10g;血瘀者,加丹参10g,降香5g,砂仁3g。

  闻诊辨病

  闻诊是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

  ①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

  ②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

  ③声音嘶哑:新病暴哑,为风寒束表,肺系会厌受其寒侵,经隧收引,津凝会厌,以致不能发音。即《灵枢·忧恚无言》所说:“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因其病性属寒属实,前人称为“金实不鸣。”久病声音嘶哑,为肺肾阴虚,水不制火,火灼肺金所致。因其病性属虚,前人称为“金破不鸣”。若久病、重病突然声哑,是脏气将绝危证。

  ④声低息短,少气懒言:是中气虚损象征。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气夺也。”⑤神昏谵语:是指病人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是急性热病,热人心包,蒙扰神明,成为此证。

  ⑥郑声:疾病末期,出现神志不清,语声低微,内容重复,是久病正衰,心气虚损,精神散乱。

  ⑦咳声高低缓急,可辨寒热虚实:咳声清高、无疾、舌红、乏津,是燥热犯肺,或水不涵木,木火刑金。咳声重浊,痰多清稀,是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或少阴阳虚,水饮内停。咳声急迫,连声不止,是寒邪束表,气道挛急所致。吐出痰液其咳即止,是疾阻气道之征。

  ⑧呃逆:是隔肌痉挛病变。其声高亢,连声不止者,为肺气不宣,脾气不运,肝气不舒,导致膈膜痉挛,病性属实。若呃声低微,时呃一声,病性属虚,脾肾阳虚,膜失其温而呃者有之;肝肾阴虚,膜失其濡而呢者,间亦有之。

  中医闻诊之闻声--哮

  【闻诊】哮证的特征为:呼吸急促似喘,声高断续,喉间痰鸣,往往时发时止,缠绵难愈。《证治汇补·哮病》说:“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

  【临床意义】临床上见到哮证,多是由于痰饮内扰,复感外寒,束于肌表,引动伏饮而发。也有感受外邪,失于表散,束于肺经所致者,或因久居寒湿之地,或过食酸咸生冷,都可诱发哮喘。《医偏·喘哮》说:“食味酸咸太过,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类证治裁·哮症》说:“大率新病多实,久病多虚,喉如鼾声者虚,如水鸡者实。遇风寒而发者为冷哮,为实。”

  【治法】痰饮内扰,复感风寒所致的哮,治宜温肺散寒,化痰止哮,方选小青龙汤;感受外邪,失于表散,郁而化热所致的哮,治宜宣肺清热,化痰止哮,方用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中医闻诊之闻声--独语

  【闻诊】独语的特征是: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

  【临床意义】见到独语的表现,提示其人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多属虚证。《通俗伤寒论》说:“诊时独言独语,不知首尾者,思虑伤神也。”

  【治法】补益心气,方选甘麦大枣汤一类方药。

  中医闻诊之闻声--狂言

  【闻诊】狂言的特征为:笑骂狂言,语无伦次,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其中见有妄见妄言,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瑜垣上屋,面赤而热,或数日不食者多属阳明热盛;见有狂躁易怒,言语失常,或咏或歌,或言或笑者多属肝胆郁火;见有狂躁易怒,妄作妄动,叫骂不休,毁物打人者多由于痰火上扰而引起;见有时而言语不休,时而沉默寡言,甚则终日骂詈,狂扰不安者多属瘀血内阻。

  【临床意义】阳明热盛发狂是由于邪传阳明,热结阳明所致。《素问·阳明脉解篇》说:“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素问·厥论》说:“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言……”肝胆郁火发狂,是因七情内伤,肝胆气滞,气郁化火,上扰神明而引起;痰火上扰之发狂,是由于心胃火盛,灼津为痰,痰火搏结,上扰心窍所致;淤血内阻发狂,是因邪热入里,血热互结,上扰神明所致。

  【治法】阳明热盛发狂,治宜清泄阳明,方选凉脱散或大承气汤;肝胆郁火发狂言者,治以清疏肝胆,方用龙胆泻肝汤合丹栀逍遥散;痰火上扰引起的狂言,治宜祛痰降火,方用礞石滚痰丸;瘀血内阻引起的狂言,治以活血化瘀,方用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

  中医闻诊之闻声--嗳气

  【闻诊】嗳气在《内经》中称为“噫” 。在《伤寒论》中称为“噫气” 。《景岳全书》说:“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嗳气是指气从胃中上逆而发出的声音。其中闻见嗳气有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者,多由饮食停滞胃胱而引起;闻见嗳气频繁,嗳声低弱,呕泛清水者,多属脾胃虚弱。

  【临床意义】食滞停胃所导致的嗳气多由于饮食不节,停滞胃脘,中焦气机受阻,胃气上逆而引起;肝气犯胃所导致的嗳气,多由于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而引起;脾胃虚弱所导致的嗳气多由于身体虚弱,或病后失调,脾胃气虚,纳运失常,胃气不和而引起。

  【治法】食滞停胃嗳气采用消食导滞,理气和中法,方用保和丸;肝气犯胃嗳气治以疏肝理气,降逆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汤;脾胃虚弱嗳气治疗采用补益脾胃,方用理中汤。

  中医闻诊之闻声--呃逆

  【闻诊】呃逆俗称打嗝,古代称为哕,其特征为: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呃逆之声有时疏有时密,间歇时间无定,有几分钟或半小时呃一声,亦有连续呃逆七八声方暂止者。

  【临床意义】呃逆初起,呃声响亮有力,连续发作,多为实证;呃逆时断时续,呃声低长,气虚无力,多属虚证。呃声沉缓,肢冷便溏,多为寒证;呃声高响而短,面红而热,烦渴,多属热证。呃逆之发病多与胃失和降有关。《灵枢·口问篇》说:“谷人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隋代巢元方认为本病是脾胃虚弱又受风邪而引起。《诸病源候论·呕哕候》说:“脾胃俱虚,受于风邪,故令新谷入于胃,不能传化,故谷之气,与新谷相干,胃气则逆,胃逆则脾胀气逆,因遇冷折之,则吵也。”明代张景岳则认为:“呃逆之大要亦为三者而已,一曰寒呃,二曰热呃,三曰虚脱之呃。”

  【治法】呃逆声高气盛,而脉见滑实者,多宜清降;若声小息微,脉见微弱者,宜温补。寒呃可温可散,热呃可清可降。气滞痰阻而呃者,宜化痰顺气。阳气虚弱所致呃逆者可温补脾肾;胃阴不足所致者可养胃生津。

  中医四诊相关书籍推荐:

  中医闻诊之闻声--呕吐

  【闻诊】 呕吐有三,有声有物为呕;无声有物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亦称哕。皆系胃气上逆所致。临证时,需要根据病史,呕吐的声音,呕吐物的性状、色量及其兼症等进行辨证。一般实热性呕吐,吐势较猛,声高有力,呕吐物为黏液、黄水,或酸或苦。虚寒性呕吐,吐势徐缓,声音低微,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呕吐物从口中急速而出,呕吐前常无恶心之感,称为喷射性呕吐。喷射性呕吐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热病多见于春温、暑湿等病,系热邪上扰,胃气随之上逆所致;内伤杂病多系颅内痰饮、瘀血、癥积为患。临床中呕吐当与干呕、恶心相区分,干呕是指欲吐而呕,无物有声,或仅呕出少量涎沫的症状。呕吐与恶心二者临床上往往并见,恶心可能是呕吐的早期症状,呕吐多兼有恶心,恶心却未必呕吐。古代医家对呕吐的病因及论治论述颇多,如《沈氏尊生书·呕吐哕源流》中说:“呕苦水则由邪在胆,胆上乘胃,故逆而吐胆汁,以致所吐为苦水也。呕清水则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为水逆。吐涎沫则以脾虚不能约束津液,故涎沫自出。……然而呕吐又有总治之法。”

  【临床意义】 呕吐常见证型有以下儿种:寒邪直中脾胃,《伤寒贯珠集》说“胃气得寒则逆”;暑湿呕吐,症见呕吐,脘腹胀闷,纳呆,身重,肢困,口黏腻,或大便塘,舌苔腻,脉濡;伤食呕吐型较为多见,与现代医学急性胃炎相似,以发病急,呕吐厌食,一吐为快,兼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舌苔厚腻,脉弦;胃寒呕吐者素有脾胃阳虚或中寒后,病程长,多为虚证或虚寒夹杂,见呕吐伴形寒体瘦,脘腹疼痛,纳食不香,便溃乏力,得热则舒,遇冷加重,舌淡苔白,脉细弱;胃热呕吐多为饮食不节所致,如嗜食肥甘、醇酒、辛辣之品致湿热内蕴中焦,症见呕吐兼脘闷;口臭,便秘,吞酸,嗳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肝胃不和呕吐见呕恶频作,吐酸苦水,兼脘闷胁胀痛,口苦,舌苔腻,脉弦;胃阴虚呕吐多见于热病后期,胃阴不足,胃气上逆,症见呕吐兼口干欲饮,饥不欲食,舌红少津,脉沉细数等症。

  【治法】 寒邪干胃呕吐治宜辛温解表、温中止呕;暑湿呕吐治当芳香化浊和中止呕,方以霍香正气散加减;伤食呕吐治宜消食导滞,化积止呕,方以保和丸加减治疗;胃寒呕吐治当温胃止呕,方以附子理中汤加减;胃热呕吐治宜清热除湿,降逆止呕,方以温胆汤加减;肝胃不和呕吐治当疏肝和胃,方以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治疗;胃阴虚呕吐治宜滋养胃阴,降火止呕,方以一贯煎加减治疗。以上方法仅供参考,须结合临床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闻诊之闻声--咳嗽

  【闻诊】咳嗽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的表现,故多见于肺脏疾病,但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关系。如《素问·咳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说法。咳嗽随其证型的不同医者所听到的咳声亦不同,如咳声重浊、咳声不扬、干咳,咳而声低、咳声阵发等。咳、嗽、咳嗽过去是有区分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说:“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脏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临床中三者常相兼出现故勿需区分。咳嗽一病闻诊较简单,但通过闻诊对咳嗽分型辨治稍有难度,如闻干咳多为外感燥邪或肺阴不足,咳声重浊多为湿浊内阻,寒邪入侵犯肺等等,所以详辨咳嗽的声音可指导临床正确用药。

  【临床意义】闻及咳嗽首先鉴别其为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外感咳嗽起病较急,有明显的致病原因,病程较短,一般常见风寒、风热、暑湿、燥邪犯肺型,各型均有其特点。风寒犯肺可见咳嗽声重兼鼻流清涕,恶寒发热,喉痒身重,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风热犯肺可见咳嗽不爽,咽喉肿痛,咳痰稠黏,鼻咽干燥,或干咳,胸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暑湿咳嗽以咳声重浊,痰多黏稠,或白或黄,伴脘满腹胀,纳少神疲,汗出,舌苔白腻,脉濡数或濡滑;燥邪犯肺可见干咳,痰少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症;

  内伤咳嗽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常无明显诱因,常见有肺脾气虚咳嗽、肺阴虚咳嗽、肾阳虚咳嗽、肝火犯肺咳嗽,各证型亦有其特点。肺脾气虚可见咳声低微,短气,咳痰稀薄色白,面晄或浮肿,少气倦怠,动则易汗,易感冒,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肺阴虚可见干咳,或痰中带血,久咳不止,痰少而黏,口燥咽干,或声嘶哑,五心烦热,盗汗,胸痛,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肾阳虚可见咳声低而音浊,痰清稀呈泡沫状,气短,劳累则加重,畏寒肢冷,或四肢浮肿,苔白质淡,脉沉细;肝火犯肺咳嗽可见咳嗽气逆,痰出不爽,胁痛,咽喉干燥,烦躁易怒,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等。临床中外感咳嗽以实证多见,内伤咳嗽以虚证多见。

  【治法】咳嗽随分型不同治法各异,外感风寒咳嗽治当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以杏苏散加减;外感风热咳嗽治当疏散风热,宣肺止咳,方以桑菊饮加减;暑湿咳嗽治当清暑化湿,宣肺止咳,方以饮香薷加减治疗;燥邪咳嗽治当润燥止咳为主,方以桑杏汤加减;肺脾气虚之咳嗽当以补肺、健脾、益气、止咳为法,方以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肺阴虚咳嗽治当养阴润肺止咳,百合固金汤加减;肾阳咳嗽当以温补肾阳,纳气止咳,方以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肝火犯肺咳嗽治当清肝泻火,润肺止咳,方以清金散加减治疗。上述治法仅供参考,临床还须根据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疗方药。

  中医闻诊之闻声--太息

  【闻诊】太息又称“叹息”。太息是指患者自觉胸中憋闷不舒,时时发出长吁短叹之声方感舒服的一种症状。本症在闻诊中须与“嗳气”相鉴别,嗳气是指气从胃中上逆,出于咽喉所发出的声音,古称“噫”,俗称“打饱隔”,临床中不难区分。太息之症多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所致,亦有因虚而致者,但见之不多。《证治准绳·杂病》说:“黄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思忧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出之。……又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视虚实寒热陷下取之是也。”

  【临床意义】临床首当辨清太息之虚实,虚者多以气虚为常见,症见常欲太息但气不足续,常以深吸气后作太息,兼见短气自汗,神疲,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纳少,舌质淡,舌体胖,苔薄白,脉细弱为特点。实证以肝郁气滞为多见,太息特点以长吁短叹,太息后方觉胸中郁闷有所减轻,有一吐为快之感觉,兼胸闷不舒,胁肋胀满,急躁易怒,妇女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纳少,口苦,眩晕头痛,苔自或黄,脉弦为主症特点,临床中此型尤为多见。

  【治法】对于气虚之善太息,治当补中益气,方以补中益气汤、保元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之太息,治当疏肝解郁,理气化瘀,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味逍遥散等治疗。以上方药仅供参考,临床还须结合其他症状,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闻诊之闻声--少气

  【闻诊】少气又指“气微”,是指呼吸微弱,语言无力,数而连续的一种表现。主要因脏气不足,尤以肺肾气虚多见,具肺气虚者,常伴咳喘无力,痰多等症;肾气虚者则伴有骨酸懈惰,倦怠乏力等表现。在古代文献里,认为少气与“短气”不完全相同。如《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说:“短气者,气短不能续也;少气者,气少而不能称形也。” 《杂病广要》在分析两者病机的异同时说:“短气不足以息者体实,实则气盛,盛则气逆不通,故短气;又肺虚则气少不足,亦令短气。”而少气,“此由脏气不足故也”。“短气”,有虚实之分,其虚者与“少气”无异,为气虚所致;其实者为“气逆不通”,可归属于“气喘”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

  【临床意义】少气多见以下几种证型。热伤阴之少气兼见懒言,疲乏,汗出,口干苔薄少津或无苔,脉细数;脾气虚弱之少气兼见懒言,纳少,倦怠便溏,面色萎黄,舌胖嫩,脉虚弱;心气虚弱之少气兼见心悸,自汗,心神恍惚,少寐神疲,舌质淡,脉虚弱;肺气虚之少气兼见自汗,语低,呼吸微弱,动则气促,疲乏无力,易感冒,舌质淡,脉虚软。少气之症常以肺、心、肾之虚弱为多见。《杂病源流犀烛·少气》说:“少气,肺肾二经病也。……肾虚则气无所生,既不克壮气之原,肺虚则气无由藏,又不克充气之府。曰少者,犹言所剩无多,虚虚怯怯,非如短气之不相续也,知此,则少气可得而治矣。宜四君子汤、人参黄芪汤、益气丸。”

  【治法】热伤气阴少气当以清肺胃,益气津,方选竹叶石膏汤加减;如因暑热为患,治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选清暑益气汤。少气因于脾气虚弱,治当补益脾气,方选六神散或补中益气汤。心气虚弱少气者治以补益心气,宁心安神,方选安神定志丸或炙甘草汤。肺气虚之少气者,治以补益肺气。方选补肺汤、补中益气汤合玉屏风散。以上治法方药仅供临床中参考,还须参照其他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中医闻诊之闻声--谵语

  【闻诊】谵语是以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胡言乱语为特征的一种症状。属实证,多由热入心包,扰乱心神所致。常见于温热病或其他发热性疾病的高热阶段。《素问·热论》称其为“谵言” 。《诸病源候论》谓之:“谵语”《素问·气交变大论》将其描写为:“谵妄”,但谵妄除有神志模糊,语无伦次之外,常有情绪恐惧、兴奋激动等表现。本症须与“错语”“狂语”“郑声”相鉴别。错语是神志清醒,而言语错乱或说后自知讲错;狂语是由于邪热亢盛,或痰火内扰,病人狂言叫骂,喜骂不休,弃衣而走,登高而歌;郑声是神志昏沉,言语无力,语声低微,不相接续,多见于心气内损,精神散乱的危重阶段。

  【临床意义】谵语的异常表现,首先分辨其虚、实、寒、热,本症以实证、热证居多,寒证、虚证较少。一般而言,属实热者,每见于疾病极期,此时邪气亢盛,正气不衰,故多易治;属虚寒证者,常见于疾病后期危重阶段,此时正气虚衰,抗邪无力,故多难治。《景岳全书·伤寒典下》说:“盖谵妄一症,最于虚损者,不宜有之,故凡身有微热,脉见洪滑者,生;心多烦躁,脉见微弱细急而逆冷者,死。所以证逢虚损而有谵妄者,即大危之兆,不可不加之意也。”临床上实热证多见有:热炽阳明谵语、阳明腑实谵语、热毒熏蒸谵语、湿热蒙蔽谵语、热入心营谵语、热在血分谵语、痰火上扰谵语、淤血冲心谵语等。虚寒证多见:阴盛格阳谵语、阴竭阳脱谵语。在临床中上述证型除谵语表现有类似之处外,还须参考其他诊断所得,四诊合参,然后综合四诊资料,辨证分析,做出合理的诊断方可用药治疗。

  【治法】般谵语以实热多见,故治疗多以清热祛邪为主,兼见实热者以清热生津为主;热毒熏蒸者以清热解毒为主;湿热蒙蔽者以祛湿清热为主;热在营血而致者以清热凉血为大法;痰火上扰或瘀血冲心之谵语则以清热化痰或活血逐瘀为主。至于虚寒所致之谵语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在治疗当中若见阴盛格阳之谵语治当破阴回阳;阴竭阳脱之谵语治当回阳救逆。至千方药还需临床工作者按其他诊断综合分析,详辨而得,方可奏效。

  中医闻诊之闻声--语謇

  【闻诊】语謇即语言謇涩。其特征为语声含混不清,謇涩,甚至不能发出声音。《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岫云按》说:“若肢体拘弯,半身不遂,口眼?斜,舌强言謇,二便不爽,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

  【临床意义】见有舌强言謇,肢体麻木,脉象弦滑者,属风痰阻络;见有音暗失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属肾虚精亏;见有语言謇涩,头晕,面红,心烦,急躁易怒者,属于肝阳上亢。

  【治法】风痰阻络语謇,治宜祛风除痰,宣窍通络,方用解语丹;肾虚精亏语謇,治宜滋阴补肾利窍,方用地黄饮子去肉桂、附子,加杏仁、桔梗、木蝴蝶等;肝阳上亢语謇,治宜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中医闻诊之闻声--惊呼

  【闻诊】惊呼的特征为:病人口中突然发出持续时间较短的、声调较高的声音。若语声寂然,喜惊呼者,多表示身体骨节间有病变;阵发惊呼,发声尖锐,表情惊恐,多是惊风之证。

  【临床意义】临床上见到惊呼,多表示病人病痛在骨或惊风所致。

  【治法】扶正祛邪,根据具体病证,选用相应治法及方药。

  中医闻诊之闻声--号淘大哭

  【闻诊】号淘大哭的特征为:放声大哭。

  【临床意义】多由痛苦悲哀过度所引起。

  【治法】悲痛可被喜悦所抑制,即“喜胜悲”可将喜悦之事告诉患者,用精神转移法进行治疗。

  中医闻诊之闻声--矢气

  【闻诊】矢气的特征为:肛门中有气体排出。

  【临床意义】矢气味臭秽酸腐者,多由食积所引起;矢气频频,不甚臭秽者,多由腹部受寒所引起。

  【治法】由食积引起的矢气,治宜和胃消食,方用保和丸;由腹部受寒引起的矢气,治宜温中散寒,方用理中丸加减。

  中医闻诊之闻声--抽泣

  【闻诊】抽泣的特征为:小声地哭。

  【临床意义】抽泣一般是由肝气不舒,怀有悲伤、不愉快之事所引起。

  【治法】疏肝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闻诊相关书籍推荐:

  中医闻诊之闻声--呜咽

  【闻诊】呜咽的特征为:低声地哭泣。

  【临床意义】呜咽一般表示心情不舒,肝气郁结。

  【治法】宜疏肝解郁,方用逍遥散加减。

  中医闻诊之闻声--息高

  【闻诊】息高的特征为:呼气多而吸气少,呈喘迫之象。

  【临床意义】出现息高,表示肺气将绝,真阳涣散。《伤寒论》说:“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治法】宜温补肺肾,选用相应方药。

  中医闻诊之闻声--口吃

  【闻诊】口吃的特征为: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语句中断。

  【临床意义】口吃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

  【治法】可采用语言训练法进行矫正。

  中医闻诊之闻声--言迟

  【闻诊】言迟的特征为:小儿语言功能发育迟缓,到了能用语言表达的年龄,但还不能用言语表达,甚至不能用单字来表达。

  【临床意义】言迟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早产,或后天乳养不足所致。

  【治法】先天不足或早产引起者,宜补肾,选用相应方剂;后天乳养不足引起者,宜补脾,选用相应方剂。

  中医闻诊之闻声--嘶

  【闻诊】嘶的特征为:发声嘶哑。

  【临床意义】嘶可见于外感风热、燥热之邪,痰热壅肺,肺肾阴虚。一般来说,嘶发生时间短者属实,多由外感风热、燥热引起或痰热壅肺引起。久病嘶者属虚,多由肺肾阴虚所致。

  【治法】补虚泻实。外感风热者,治宜散风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外感燥热者,治宜清热润燥,方用桑杏汤加减;痰热壅肺引起者,治宜清热化痰宣肺,方用清金化痰丸加减;肺肾阴虚者,治宜补肾润肺,方用六味地黄丸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中医闻诊之闻声--嘎

  【闻诊】嘎的特征为:嗓音嘶哑。

  【临床意义】嘎多见于风热犯肺,津液受损。

  【治法】风热犯肺引起者,治宜清热散风,方用桑菊饮;热邪犯肺,津液受损引起者,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中医闻诊之闻声--哑

  【闻诊】哑的特征为:病者口中完全不能发出声音。

  临床意义】新病哑者,多属实证,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寒热二气交相袭肺,或痰浊阻滞,以致肺气不宣,清肃失职所致。久病哑者,多属虚证,常是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金,以致津枯肺损,声音难出。另外,暴怒叫喊,伤及喉咙,也可导致声哑。

  【治法】补虚泻实。由风寒或风热引起者,治宜祛风、散寒或清热;痰浊所致者,宜祛痰开窍;肺肾阴虚所致者,治宜滋补肺肾。

  中医闻诊之闻声--呻吟

  【闻诊】呻吟的特征为:患者因身体病痛口中发出呻吟之声。若呻吟不止,多是身体某部痛楚或有胀满不舒;若攒眉呻吟,多为头痛;若呻吟不止,身体局限于某一姿势,多为腰腿痛;若呻吟而们心或护腹,多为胸脘或腹部疼痛;呻吟时扪腮,多为牙齿痛。

  【临床意义】呻吟之声意味着患者身体某部有痛感或胀满不舒之感。

  【治法】扶正祛邪,根据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方药。

  中医闻诊之闻声--失音

  【闻诊】失音的临床特征为:舌能在口中转动,但喉中寂然无声。《灵枢》说:“帝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何气出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少师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声音之关也。顽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是故厌小而疾薄,则发气疾,其开阖利,其出气易。其厌大而厚,则开阖难,其出气迟,故重言也。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

  【临床意义】失音一症,有实、有虚。实证有外感风寒、外感风热、火热袭肺、肝气犯肺等;虚证有肾虚、脾虚等。五脏之病都能导致失音。张景岳说:“凡五脏之病,皆能为喑。忧思积虑,久而致暗也,心病也,惊恐愤郁,卒然致喑者,肝病也。风寒外袭,火燥刑金,咳嗽而致喑者,肺病也。饥饱疲劳,致败中气,而喘促为喑者, 脾病也。酒色过伤,欲火燔灼,以致阴亏而盗气于阳,精竭而移槁于肺,肺燥而嗽,嗽久而喑者,肾水枯涸也。舌为心之苗,心病则舌不能转,此心为声音之主也。声由气而发,肺病则气夺,此肺为声音之户也。肾藏精,精化气,精虚则无气,此肾为声音之根也。经曰:言而微,终日而复言者,此金之夺也。而况无声者乎?是知声音之病,虽由五脏而实惟心之神、肺之气、肾之精三者为之主耳。”

  【治法】外感风寒引起的失音,治宜疏风散寒,选用相应方药;外感风热引起的失音,治宜清热散风,选用相应方药;由五脏病变引起的失音,根据虚、实之证,采用补虚、泻实之法,选用相应方药。

  中医闻诊之闻声--阴吹

  【闻诊】阴吹的特征是:妇女阴道中出气簌簌有声,有如失气。如大便秘结不通,则气体从阴道中排出更为明显。《金匮要略》说:“胃气下泄,阴吹而下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临床意义】阴吹为胃中正气衰弱,致胃气下泄,不由大肠出,而由阴道而出所致。魏荔彤说:“胃气下泄,不由大肠而出浊道,乃由小肠而出清道,则气不足而无所收摄也,故令下阴作吹,而其声且喧闻于外。此虽为胃中谷气之实,而其实胃中正气之衰。”《会心录》说:“阴吹一证,古书不多,唯《金匮》云: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夫阴器厥阴部位,精窍通冲任之脉,尿窍通小肠之路,气道不从此出,安得有声而喧?盖由肝肾亏于下,肺气亏于上,致阳明胃气不能鼓舞上行,而亏于中,不走阴器,直入精窍而出,岂同大肠矢气,《经》谓浊阴出下窍者可比耶?常见虚损之辈,久咳经阻,胃气不升,往往多有此患。言乎肾,则气不摄可知;言乎肝,则气不平可知;言乎肺,则气不主可知。是以上咳下吹,气窍相通,阴器隐隐有声。足见精血之亏,元气之弱,根本摇摇矣。夫阳明为多气多血之海,与冲任血海之脉同声相应,下为经而上为乳,变化取汁,血气之实也。喧闻户外,胃气之虚也。”

  【治法】扶正祛邪,《金匮要略》用猪膏发煎治疗,后世多结合其他兼症予以辨证处理。《会心录》说:“今胃气下走,岂寻常之药可以奏功?必须培补肝肾以固肺金,生精益血以助真气。若阳分多亏,补中、归脾之属可投;阴分多亏,六味、左归之属可用;阴阳两亏,八味、右归之属可服。耗气败血之药,非治也。倘不咳而窍有声者,较咳而窍有声者为稍轻,逍遥、六味皆合法也。”

  中医闻诊之闻声--呵欠

  【闻诊】呵欠的特征为:疲倦欲睡或乍醒时,张口舒气。一般属正常生理现象。若不拘时间,又不在困倦之时,频频呵欠,则属病理表现。呵欠在古代医籍称为“欠”。《灵枢·口问》说:“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阴阳相引,故数欠。”《张氏医通·欠噫》说:“经云:‘肾为欠为嚏。气郁于胃,则欠生焉。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振寒,善伸数欠。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胃为二阳,肾为一阴,胃虚气郁于中则为噫,肾虚经郁于下则为欠。《内经》以欠隶属于胃,然必由少阴经气下郁,不能上走阳明,胃气因之不舒而频呼数欠,以泄其气舒其经。若少阴气不下应,胃气虽虚,郁上泄,则但呼而不欠也。”

  【临床意义】见有时时欠伸,抑郁少欢,精神不振,胸闷胁痛,或咽中梗塞,或善悲喜哭,属肝气郁滞;见有频频呵欠,胸部憋闷,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性情急躁,属气滞血瘀;见有精神疲惫,连连呵欠,伴见形寒肢冷,面色晄白,食少腹胀,大便溏泄,夜尿增多,属脾肾阳虚。

  【治法】肝气郁滞呵欠,治宜疏肝理气,解郁散结,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气滞血瘀呵欠,治宜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脾肾阳虚呵欠,治宜温补脾肾,方用右归丸加减。

  中医闻诊之闻声--喷嚏

  【闻诊】喷嚏,俗称“打喷嚏”。《素问玄机原病式》说:“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灵枢·口问》说:“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

  【临床意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阳明所致为鼽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中医临证备要》:“阳虚久病,突然发现喷嚏,为阳气回复,有好转趋势,即《内经》所谓阳出于阴则嚏。”临床表现为喷嚏,或伴有鼻塞流涕,或有咳喘气喘,发热恶寒,头痛身困,为外邪犯肺所致。见有喷嚏,鼻痒,倦怠乏力,气短声低,自汗,属于肺气虚弱所致。

  【治法】外邪犯肺所致之喷嚏,偏于风寒者,治宜疏散风寒,宣肺解表,方选葱豉汤加减;偏于风热者,治宜疏风清热,宣肺解表,方用银翘散加减。肺气虚弱所致之喷嚏,治宜益肺固表,方选玉屏风散加减。

  中医闻诊之闻声--郑声

  【闻诊】郑声的特征为:神志昏沉,语言重复,语声低沉,不相接续。《普济方·伤寒门》说:“郑声者重语也。正为声转也,若声重而转其本音者亦是矣。昧者不知此,妄以重为重叠之谓,与谵语混而莫辨,遂止以身热脉散,烦渴便难而多言者为谵语,以身凉脉小,自利不渴而多言者为郑声,如此则失仲景之本意矣。况仲景之书,三百九十余证,曲尽伤寒形候,未有脱落而言者。若以郑声为多言,则于三阴门中,盖须条见,所以郑声别无证治者,是不以谵语为类也。虽曰虚矣,亦止为正气。虚而不全,故使转而不正也。明者鉴此,幸详究之。”《景岳全书·伤寒典下》: “郑声为虚,虚者神虚也。……察其果虚,最忌妄行攻伐,少有差谬,无不即死。治此者速宜察其精气,辨其阴阳,舍其外证,救其根本,稍迟犹恐不及,而况于误治乎?甚至有自利身寒,或寻衣撮空,面壁啐啐者,尤为逆候。”

  【临床意义】见有重语喃喃,神志不清,眼眶深陷,汗出微黏,呼吸气促,渴喜冷饮,四肢温暖,此属亡阴;见有喃喃自语,言语重复,断断续续,精神萎靡,呼之不应,四肢厥逆,气短息微,口不渴,喜热饮,此属亡阳。

  【治法】亡阴引起的郑声治宜救阴敛阳,方用生脉散加味;亡阳引起的郑声治宜回阳救逆,方用参附汤或参附龙牡汤加减。

  中医闻诊之闻声--错语

  【闻诊】错语的特征为:神志恍惚,语言前后颠倒错乱,或言后又知讲错,不能自主的一种状态。《张氏医通·神志门》说:“癫之为证,多因郁抑不遂,侘傺无聊所致,精神恍惚,语言错乱,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狂,言语有头无尾,秽洁不知,经年不愈,皆由郁痰鼓塞心包,神不守舍,俗名痰迷心窍。”《医家四要》说:“癫疾始发,志意不乐,甚则精神痴呆,言语无伦,而睡于平时,乃邪并于阴也。”

  【临床意义】临床见有语言错乱,默默少语,伴有面色少华、失眠、惊悸、健忘、纳呆等症,属于心脾两亏。正如《杂病源流犀浊》所说:“有因思劳伤心脾,致健忘失事,言语颠倒如痴者。”见有语言错乱,情志抑郁,胸闷太息,夜寐梦扰,易怒等,属于肝气郁结所致。见有语言错乱常与经期及产后等有关,腹痛、舌瘀等属于瘀血扰心所引起。《寿世保元》说:“血崩恶露不止,腹中血刺疼痛,血滞浮肿,血入心经,言语颠倒……。”见有语言错乱,眩晕呕恶,纳呆,胸闷腹胀等症,属于痰湿内阻。

  【治法】错语由心脾两虚引起者,治宜调理心脾,补气养血,方用归脾汤;由肝气郁结引起者,治宜疏肝解郁,方选逍遥散;瘀血扰心引起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桂枝获苓丸等;痰湿内阻引起者,治宜化痰祛湿,方用十味温胆汤加味。

  中医闻诊之闻声--肠鸣

  【闻诊】肠鸣的特征为腹中漉漉作响。

  【临床意义】临床见有肠鸣声在脘部,如囊裹浆,振动有声,起立行走或以手按抚,其声则漉漉下行,多为痰饮停留于胃;如听到声在脘腹,漉漉如饥肠,得温、得食则减,受寒、饥饿时加重,多属中虚肠胃不实;若听到腹中肠鸣如雷,多属风、寒、湿邪胜。

  【治法】痰饮停留所致之肠鸣,治宜温脾化饮,方选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中虚所致肠鸣,治宜温中化饮,方用苓桂术甘汤;风寒湿胜所致肠鸣,治宜温中散寒,方用附子粳米汤加减。

  中医闻诊之闻声--喘

  【闻诊】喘即气喘、喘息,其特征为: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者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喘》说:“喘者,促促气急,喝喝息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景岳全书·喘促》:“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虚喘者,气短而不续。实喘者胸胀气粗,声高息涌,膨膨然若不能容,唯呼出为快也;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惶惶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唯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

  【临床意义】临床见到气粗声高息涌,唯以呼出为快,仰首目突,形体壮实,多属肺有实热或痰饮内停。见到喘声低微,慌张气怯,息短不续,动则喘甚,但以引长一息为快,形体虚弱,多属肺肾虚损,气失摄纳。

  【治法】肺有实热者治宜清泄痰热,方选桑白皮汤;痰饮内停者治宜祛痰除饮,宣肺平喘,方选三子养亲汤、二陈汤;肺虚者治宜补肺益气养阴,方选生脉散合补肺汤;肾虚者治宜补肾纳气,方用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口臭

  口臭是指口内出气臭秽,使他人难以与其对语。是某些口腔疾病(口糜、口疮、龋齿)、鼻咽喉疾病(如鼻渊、乳蛾)和其他疾病(如肺痈、胃火、食滞)所致的一个症状。

  ①口腔疾病而致口臭

  【闻诊】病人张口时,口中发出臭秽之气。伴有牙痛或牙龈出血。

  【临床意义】多见于牙疳、龋齿或口腔不洁等。牙疳多由感受热邪或浊秽之气,而致牙跟腐烂,其腐肉败血就会散发出腐臭气味,令人难以接近。龋齿则是因食物残渣留于空洞的牙齿中,以致食物发酵腐败而散发出臭秽之气。口腔不洁往往是由不讲卫生,经常不刷牙、不漱口而致食物残渣腐败所致。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同时还可到口腔专科治疗。

  ②其他疾患而致口臭

  【闻诊】口中出气臭秽异常,难以与人面对面谈活。

  【临床意义】此多为脏腑积热所致。历代医家对口臭的论述颇多,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口臭由五脏六腑不调,气上胸膈……蕴积胸膈之间而生于热,冲发于口,故令臭也。”早就指出了口臭是由脏腑积热所致。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口齿兼咽喉科·总论》说:“热胜则苦,寒胜则咸……劳郁则口臭。”认为劳倦、气郁可致口臭。明代李挺《医学入门·口病总论》说:“脾热则口甘或臭……口臭者,胃热也。”指出口臭是由千脾热和胃热所致。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说:“脾热则口甘或臭,《内经》言脾痀是也……宜泻黄散、三黄汤……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宜加减甘露饮;或心劳味厚之人亦口臭,宜加减泻白散;或肺为火烁亦口臭,宜消风散。”指出口臭有脾热、肺热、心劳、虚火、郁热之不同。综上所述,结合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我们认为口臭主要有以下几个证型:

  脾胃积热:多因饮食不节,酒食热毒蕴结化热,或过食辛辣之品,或五志化火,或由外感邪热内传阳明而成胃热,以致内热炽盛,胃火上炎而致口臭。

  宿食内停化火:多因暴饮暴食,过食伤脾,宿食停滞,腐臭之气上熏而致口臭。

  脾胃湿热:多由胃中湿热停滞,传导失常,浊气上泛而致口臭。

  肺热:多由外感邪热内伏于肺,或内伤诸火壅于肺,而致气血壅滞所为。

  肾阴虚火旺:多由肾之虚火上炎,口疮频发而致口臭。

  【治法】脾胃积热者,宜清泻脾胃积热,方用三黄泻心汤或清胃散,或泻黄散加减。

  宿食内停化火者,宜消食导滞佐以清热, 方用保和丸加咸。

  脾胃湿热者,宜清泻脾胃湿热,方用茵陈嵩汤加减。

  肺热者,宜清肺泻火,方用泻白散加黄芩、黄连等。

  肾阴虚火旺者,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此外,秦伯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中指出:“经常口有秽气,用萤香煎汤,时时含漱。食韭蒜后口臭,清茶送服连翘末二钱, 或嚼黑枣数枚,能减。”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出血

  出血是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溢于脉道之外的症状。血液本应循经脉运行不息,若由于气虚不能摄血,或脾虚不能统血,或邪热迫血妄行,或瘀血内阻,或外伤损伤脉络,均可导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出血。故《灵枢·百病始生》说:“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望诊遵经·诊血望法提纲》认为,有九窍出血,如尿血、血淋、肠风、血痔、鼻衄、舌衄、齿衄,从汗孔出血曰肌衄,还有呕血、吐血、咯血、唾血、咳血、嗽血,以及殴伤跌仆出血,月事逆行之倒经,伤寒误汗之红汗,疮疡出血,崩漏半产等等,不胜枚举,所出不同,所因亦异,故察其形色质量,可知其病因及邪正盛衰之情况。然而由于导致出血的病因不同,所以血液散发的气味也不一样,临床我们可以根据其出血的气味,来进一步探知其发病原因,这将对诊断疾病起辅助作用。

  ①腥味

  【闻诊】出血气腥,血质清稀,色淡或暗。

  【临床意义】此常为因寒而致出血。多由素体阴寒内盛或感受外寒,血为寒滞,运行失常而出血。

  【治法】宜温经散寒佐以止血,方用温经汤加减。

  ②臭味

  【闻诊】出血,其气臭秽,血色深红而稠黏。

  【临床意义】此多为血热而致出血。多因素体内热,过嗜辛辣食物,或感受热邪,或因阴虚内热,或忿怒过度,气郁化火等,而致血热迫血妄行所致。

  【治法】实热者宜清热凉血止血,方用芩连四物汤加减;虚热者宜滋阴凉血止血,方用两地汤、地骨皮饮加减。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白带

  白带是指妇女阴道内流出的一种黏稠液体,如涕如唾,绵绵不断。如王孟英所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女子在发育成熟期,或经期前后,或妊娠初期,白带可相应地增多,不作病论。若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变化,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即为病态。但由于其致病因素的不同临床所表现带下的气味也不一样。古代医家对白带的论述颇多,如《女科经纶》引缪仲淳语:“白带多是脾虚,肝气郁则脾受伤,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输为荣血,而下自滑之物,皆由肝木郁于地中使然,法当开提肝气,辅助脾元,盖以白带白属气虚,故健脾补气要法也。”又《妇人秘科》说:“带下之病,妇女多有之。赤者属热,兼虚兼火治之。白者属湿,兼虚兼痰治之。年久不止者,以补脾胃之主兼升提。大抵瘦人多火,肥人多痰。”

  ①臭秽

  【闻诊】带下臭秽,其色黄而稠黏。

  【临床意义】此为湿毒带下。常由湿毒内侵,损伤冲任之脉,以致蕴而生热,浊秽下流所致。

  【治法】宜清热解毒,除湿止带,方用止带方加减。

  ②腥秽

  【闻诊】带下日久,其气腥秽,其色黄白相兼而量多。

  【临床意义】此为寒湿下注带下,日久略微化热所致。多由外感寒湿,或脾阳虚,寒湿内生,蕴久化热而致。

  【治法】宜除湿止带,佐以清热,方用完带汤加黄柏、黄芩等。

  ③腥臭

  【闻诊】带下腥臭,其色黄或赤,黏稠而量多。

  【临床意义】此为肝经湿热下注所致。

  【治法】宜清肝除湿止带,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④腥味

  【闻诊】带下气腥,色白稀薄而量多。

  【临床意义】此为肝经寒湿下注或为脾肾阳虚,带脉失约所致。

  【治法】寒湿下注者宜散寒除湿止带,方用完带汤加减;脾肾阳虚者宜温肾健脾,固涩止带,方用内补丸加减。

  ⑤恶臭

  【闻诊】妇人带下恶臭,其色黄绿夹红,为“五色”带下。

  【临床意义】此多为胞宫腐败。可见于子宫颈及子宫体癌患者。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病室气味

  病室的气味常由病人身体或其分泌物、排泄物散发于室内所形成,临床根据其气味的特点就能了解病人所感受的邪气性质和病情的轻重。

  ①血腥味

  【闻诊】病室充满血腥气味。

  【临床意义】说明患者曾有大出血,如咯血、呕血、便血、产后大出血等。通常因寒而致的出血多呈血腥气,因热而致出血多为腥臭之气。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止血之法及方药。

  ②腐臭、尸臭味

  【闻诊】病室有难闻的腐臭、尸臭气味,如同尸体腐烂之气。

  【临床意义】此多为脏腑衰败,病属危重。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③烂苹果味

  【闻诊】病室有烂苹果味,现代医学称其为“酮体味”。

  【临床意义】此见于消渴病之重症。多由热邪炽盛,阴液大伤,湿热熏蒸所致。此外,亦可见于重度妊娠恶阻之人,因频繁呕吐,阴液大伤,而胃热炽盛所致。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④臊臭味

  【闻诊】病室有尿臊之臭味。

  【临床意义】此多为水气病的晚期。多由脾肾衰败而湿热浊气内蕴之正衰邪恋所致。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⑤酸腐味

  【闻诊】病室常有酸腐之气。

  【临床意义】此多为表邪入里化热,热结胃肠,与肠道糟粕互结之阳明腑实证。如《瘟疫明辨·卷一》指出:“风寒之气从外收敛入内,病无臭气触入,间有作臭气,必待数日转阳明腑证之时,亦只作腐气,不作尸气……”

  【治法】宜峻下热结,方用大承气汤加减。

  ⑥臭秽味

  【闻诊】病室出现臭秽之气。

  【临床意义】此多见于感受温热疫病之气的患者。多由脏腑气血受疫气熏蒸而败坏所致。正如《瘟疫明辨·卷一》所说:“瘟疫气从中蒸达于外,病即有臭气触人,轻则盈于床帐,重则蒸然一室,专作尸气,不作腐气。以人身脏腑、气血、津液,得生气则香,得败气则臭。瘟疫,败气也。人受之,自脏腑蒸出于肌表,气血津液逄蒸而败,因败而溢,溢出有盛衰,充塞有远近也……若瘟疫乃天地之杂气,非臊、非腥、非腐,其触人不可名状,非鼻观精者,不能辨之。”另外,中风或其他疾病而致昏迷的患者,因二便失禁,病室也常有臭秽之气。

  【治法】宜清温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⑦酸臭味

  【闻诊】病室有酸臭气味。

  【临床意义】此多见于久病活动不便,汗出不断而又未能洗浴的患者。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综上所述,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气血调畅,水谷运化协调,不会产生异常气味。只有当外邪侵袭人体或脏腑功能活动紊乱时,人体的气血、津液受邪气的熏扰而会产生各种不良的气味。但由于病邪不同,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不同,所表现于外的异常气味就有差异,临床我们根据其气味特点和所在部位,就能分辨其病因、病性及病变部位。一般来说,气味腐烂臭秽,多属实热证;气味腥污则多属虚寒证。若其味臭如败卵,或如腐尸恶味,常是脏腑衰败的凶险症。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呼吸之味

  正常人的呼吸没有什么气味,只有当脏腑病变,往往是气血津液受到邪气熏蒸后,日久不愈,正气虚极,邪气深入之际,有些浊秽之气就可由鼻腔呼出。但由于其感受的邪气不同,呼出的气味也有差异。因此,临床我们可根据其呼吸之味来判断病邪的性质及病位的深浅。

  ①氨味

  【闻诊】呼气带有氨味,亦即尿臊气,并伴有浮肿。

  【临床意义】此多见于阴水晚期患者,属病情垂危的险症。是肾阳衰败,不能化气行水,浊气不泄,反而上泛所致。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②烂苹果味

  【闻诊】呼出之气带有烂苹果味。

  【临床意义】此可见于消渴病之重症。常因阴液耗损太过,阴竭不制阳,虚阳独盛无所依附所致。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脓

  脓是痈疽疮疡一类外科疾患的排出物,然而也是邪正相搏的结果,是气血肌肉所化生,故辨脓可了解正气的盛衰,以及邪气的性质与浅深。一般脓由稀转稠为正气渐复,由稠转稀为气血衰败。《灵枢·玉版》说:“夫痈疽之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灵枢·痈疽》又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发,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由此可见脓是气血肌肉腐败的产物,泻则邪气出,不泻则伤正。但由于脓受不同邪气的熏扰,病邪不同,表现于外的异常气味就不一样,临床我们可根据脓液的气味特点及所在部位,进而辨别其病因病性及病变部位。

  ①腥味

  【闻诊】脓质稠厚,色泽黄而鲜明,略带腥气。

  【临床意义】此多为实证,是气血充实的表现。

  【治法】宜祛邪排脓,临床可根据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方药。

  ②臭味

  【闻诊】脓液杂有豆腐渣样物,有臭味。

  【临床意义】此多为脾肾两虚,湿热邪毒滞留,腐肌蚀骨之虚实夹杂之证,已属难治。若伤口流出恶臭之棕色脓汁,多因皮破肉损,或感受湿热火毒,聚于肌肤,以气血壅滞,热盛肉腐化脓而流出恶臭的脓液。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恶露

  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胞宫内遗留的余血浊液,叫做“恶露”。正常恶露,一般在产后3周左右干净,无特殊臭味。因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恶露为血所化,而血源于脏腑,注于冲任,病理情况下,若脏腑受病,冲任失调,则恶露必然会发生异常。

  ①腥味

  【闻诊】恶露味腥而无臭,其色淡或暗,质稀薄。

  【临床意义】此为寒滞胞宫所致。多由产后胞脉空虚,寒邪乘虚入胞,与血相搏或由素体阴寒内盛而致。

  【治法】宜温经散寒,方用温经汤加减。

  ②臭味

  【闻诊】产后恶露不尽而有臭秽之味,其色紫红,质稠黏。

  【临床意义】此为热邪侵袭胞宫所致。多由产后感受热邪,或产后阴液耗损,阴虚生内热,热扰胞宫而致。

  【治法】实热者宜清热凉血,方用清经散加减;虚热者宜滋阴、清热、凉血,方用保阴煎加减。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月经

  月经,又称月信,系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经来潮是女子发育成熟的表现。正如《内经》所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一般月经周期是25~35 天1 次。每次行经3~7天,经量一般为50~100 毫升,其色正红,不稀不稠,无特殊臭味。病理情况下,月经的颜色、质量及气味均会发生改变,因此,临床要抓住这一变化,为正确诊断月经病而奠定基础。

  ①腥味

  【闻诊】妇女经血有腥气之味,血质清稀,经色淡或暗。

  【临床意义】此多为因血寒所致月经失调。通常为经行之际,过食生冷,或冒雨涉水,寒邪外侵,搏于冲任,或素体阴寒内盛之人好发。

  【治法】宜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方用温经汤加减。

  ②臭味

  【闻诊】妇女行经时其气味臭秽难闻,经血稠黏,经色深红或紫红。

  【临床意义】此多为因血热而致月经失调。多由素体阳盛或过食辛烈助阳之品,或情志抑郁,郁而化火,热入血分,煎熬经血而致其气臭秽。

  【治法】宜清热凉血,方用清经散加减。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呕吐物

  呕吐物来自于胃,是胃气上逆所致。正常生理情况下胃以通降为顺,只有胃气下降,饮食物才得以运行。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便产生了呕吐物。因此,呕吐物可反映胃气降浊方面的异常。临床由于致病因素的不同,呕吐物的气味也不一样,我们可根据呕吐物的气味,来进一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

  ①腥味

  【闻诊】呕吐物清稀而其味腥无臭。

  【临床意义】此为胃寒所致,其中又有虚实之分。实寒多为外感风寒或暴食生冷,寒邪客于胃肠,厥逆上出而致呕吐,呕吐可先出清水,继则为所食食物,必兼外感表证,或胃脘剧痛之实证。正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所说的太阳病必恶寒、体痛、呕逆,即是指上焦气壅而表实的呕吐。《丹溪心法·呕吐》说:“有寒气郁于胃口者。”亦是指客寒犯胃之呕吐。《景岳全书·杂病谟·呕吐》认为凡病呕吐者,多以寒气犯胃,故胃寒者十居八九,内热者十止一二,而外感之呕尤多寒邪;并认为其证有三,一是饮食寒凉或性寒之物,一是阴寒之气或水土寒湿犯胃,一是风寒外感,或伤寒或痎疟,邪在少阳、阳明。虚寒多为胃阳不足,难以腐熟水谷,饮食清浊不分,以致胃失和降,上逆而呕吐。此是脾胃虚寒或脾胃阳虚所致。

  【治法】实寒者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方用蓿香正气散加减;虚寒者宜健脾温阳,降逆止呕或健脾温肾,降逆止呕,方用附子理中丸或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②酸臭味

  【闻诊】呕吐物稠浊,其气酸臭。

  【临床意义】此为胃热所致。多由热盛而蒸腐水谷,加之火性炎上,以致胃气上逆而吐物浊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景岳全书·杂病谟·呕吐》认为既是中焦有火邪,必兼火证,吐势必涌猛,其形气声色必壮;有火微者、火甚者,有暑热犯胃者。《杂病源流犀烛·呕吐哕源流》又说:“有食已暴吐,脉浮而洪者,此上焦火逆也,有下闭上呕者,亦因火在上焦;有由下焦实热,二便闭,气逆呕吐者,名曰走哺;……有由肝火出胃者;有由胃本经火盛者;……有由大病后,胃热虚烦而呕者……”

  【治法】宜清热止呕,方用石膏竹茹汤加减。

  ③酸腐味

  【闻诊】呕吐物酸腐浊秽,同时夹杂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宿食)。

  【临床意义】此多为食滞胃脘所致。常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以致宿食不化。久则腐败,故吐物酸腐而有完谷。如《杂病源流犀烛·呕吐吵源流》指出,宿食滞于胃脘,常致吐酸;若食己心下痛,隐隐不可忍,吐出食物痛方止,病名为“食痹”。无论寒邪客胃,或肝胜于脾,或风痰扰于脾胃间,凡吐食者,俱为“食痹” 。

  【治法】宜消食导滞佐以降逆止呕,方用保和丸加减。

  ④腥臭味

  【闻诊】呕吐物腥臭,或夹有脓血。

  【临床意义】此多为胃痈所致。《医学入门》说:“胃脘痛因饮食七情火郁,复被外感寒气所隔,使热浊之气填塞胃脘。”又《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认为,胃拥吐脓血,由饮食之毒、七情之火,热聚胃口成痈。

  【治法】早期宜通腑泄热,行瘀散结,方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脓成则宜行瘀排脓,方用赤小豆薏苡仁汤加减。排脓后则宜补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⑤粪便味

  【闻诊】呕吐物有粪便味。

  【临床意义】呕吐物带有粪便味则提示可能为幽门梗阻、腹膜炎或为肠梗阻所致。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总之,湿热或热邪致病,其呕吐物多混浊而有臭秽难闻的气味,寒邪或寒湿致病,其呕吐物多清稀而无特殊的气味。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小便

  小便是人体水液代谢后的浊液,正常小便的气味应来自尿内的挥发性酸。若尿液放置时间较久,因尿素分解可出现氨臭味,病理情况下,新鲜尿液的气味就可出现腥、臊、恶臭味,甚或为烂苹果味。因此,临床只要我们能够仔细辨闻其尿液的气味,将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①腥味

  【闻诊】小便清长,其味微有腥臊气味,并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

  【临床意义】此为肾气虚弱,膀胱气化失司所致。多由素体禀赋不足,加之劳累过度,或年老体弱,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而成。

  【治法】宜补肾益气,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②臊味

  【闻诊】小便臊臭,其色黄混浊,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

  【临床意义】此多为膀胱湿热所致。常由嗜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酿成湿热,或外感暑湿,湿热下注膀胱,尿液受其煎熬而致其味臊臭。《形色外诊简摩·嗅法》说:“小便臊甚者,心与膀胱热盛也;不禁而不臊者,火败也。”指出了小便臊味重者,是心与膀胱热盛所为;小便不禁而无滕臭者,是肾阳(命门)之火巳衰败了。

  【治法】宜清利膀胱湿热,方用八正散加减。

  ③恶臭味

  【闻诊】小便混浊或带血,其味恶臭。

  【临床意义】可见于膀胱肿瘤。多数是由于肿瘤溃烂又继发感染所致。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④烂苹果味

  【闻诊】小便呈烂苹果样气味。

  【临床意义】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此外,有些食物和药物如蒜、葱等亦可使尿液呈特殊气味,应予以鉴别。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大便

  大便的形成,是由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脾的运化与肝的疏泄,然后下降于小肠,在小肠泌别清浊的作用下,其中的浊者成为渣滓进入大肠,经大肠的燥化和传导作用,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而为粪便。如《医学正传·医学或问》说:“水谷入胃,其浊者为渣滓,下出幽门,达大小肠而为粪,以出于谷道……”正常粪便中因含有蛋白质分解产物一—靛基质及粪臭素等而有臭味,一般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若临床粪便出现有过度及特殊的臭味,则为病态。

  ①大便恶臭

  【闻诊】大便恶臭,常伴有腹痛、脉数等。

  【临床意义】此为大肠湿热下注所致或为阿米巴痢疾。常由外感湿热或暑湿内蕴日久,湿热下迫大肠而致。

  【治法】大肠湿热下注者,治宜清泻大肠湿热,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阿米巴痢疾者,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②大便腥臭

  【闻诊】大便泄泻,其气腥臭。

  【临床意义】此有虚实之分,虚证多为脾胃虚寒而致,常为久病损伤脾胃之阳或素体脾胃阳虚所致;实证常为寒湿困脾所致,多由外感寒湿,侵袭肠胃,或过食生冷,寒湿内生,脾阳受困所为。

  【治法】脾胃虚寒者,治宜温阳健脾,方用附子理中汤;寒湿困脾者,治宜利湿怯寒,方用蕾香正气散加减。

  ③大便秽臭

  【闻诊】大便酸腐秽臭,或如败卵。

  【临床意义】多为食积日久化热,脾胃受损的食滞证,常为食物不洁或饮食不节所致。

  【治法】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加减。

  ④大便馊

  【闻诊】大便不爽,其味酸馊。

  【临床意义】此为食积的早期,尚未化热,多为饮食不节或食物不洁所致。

  【治法】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加减。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涕

  涕是鼻腔分泌的粘液,亦可流入口中从口腔排出。肺开窍于鼻,鼻之外象属土,涕之流出,也与脑、胆等奇恒之腑有关,故临床辨涕可了解许多有关脏腑的病变。

  ①涕臭

  【闻诊】久病鼻涕黄绿,胶结成块,闻之有臭味。

  【临床意义】此为肺脾气虚,邪毒滞留所致。

  【治法】宜补脾润肺,宣泄邪毒,临床需根据具体病情选用清燥救肺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②涕腥

  【闻诊】鼻涕稠黄,闻之有腥臭味。

  【临床意义】此病初起多为风热之邪外犯,久病多为胆经火热上蒸所致。如《寿世保元·鼻病》指出:若七情内郁,六淫外伤,饮食劳役之过,皆致鼻病。故鼻出浊涕,亦有因风热在脑者,福热蕴阻者,肺热燥盛者。风热者,涕黄而质稠,伴风热表证;湿热者,涕黄浊而量多。甚者倒流口中,或气味腥臭,深黄或黄绿如脓;燥热者,涕黄黏而量少,燥热伤络,则鼻涕带血,或呈脓血涕,必兼燥热伤津之象。又《杂病源流犀烛·鼻病源流》指出:鼻流浊涕,或稠涕若脓血,腥臭难闻,或流黄水,长湿无干,此为“鼻渊”,又称“脑漏”,由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澄热交蒸而成,或饮酒多而热炽,风邪乘之,风热郁而不散所致,或由胆移热于脑所致。

  【治法】初起应芳香通窍,清肺祛风散热,方用苍耳子散加减,久病宜清胆泻热,利湿通窍,方用龙胆泻肝汤或奇授蓿香丸加减。

  ③涕臊

  【闻诊】鼻涕清稀,闻之有尿臊之气。

  【临床意义】此多属阴水晚期,是病情垂危的险症。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鼻气

  鼻为肺窍,职司呼吸,又因阳明之脉过鼻旁,所以我们临床可以通过辨闻鼻之气味,进而了解肺胃二经的病理变化。

  ①鼻臭

  【闻诊】鼻腔呼气时有臭秽气味,病人自己反而不闻香臭。

  【临床意义】此为肺脾气虚,邪毒滞留而致。因肺虚则气津不足,无以上输,鼻失濡养,且易为邪毒侵犯。滞留鼻窍,脉络瘀滞,熏蒸鼻窍,日久阴津被耗。肌膜失养,而致鼻内干燥。肌膜焦萎,鼻臭;又因脾土是肺金之母,主运化水谷精微,母虚及子。且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膜失养,脾不化湿,湿热熏灼,肌膜必将干萎,而发鼻臭。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萎缩性鼻炎”。此外,鼻部生疮腐烂或溃塌,其腐肉败血就可发出恶臭之气,令人难以接近,如“梅毒”、“疠风”或癌肿。常因触犯秽气,邪毒内蕴,日久侵蚀鼻部,内伤气血所致。

  【治法】肺脏虚损者,宜养阴润肺,宣肺散邪,方用清燥救肺汤;脾气虚弱者,宜补脾益气,培土生金,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②鼻腥

  【闻诊】鼻内常流青黄浊涕,闻之鼻腔有腥臭味。

  【临床意义】此为肺热之鼻渊所致。通常为外感内热邪毒,或风寒侵袭,日久化热,上犯鼻窍,内传于肺,肺经郁热,邪热循经上蒸而为病。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鼻窦炎”。

  【治法】宜芳香通窍,清肺祛风散热,方用苍耳子散加味。

  ③鼻臊

  【闻诊】鼻中出气有尿臊气味。

  【临床意义】此常见于水气病晚期的患者,通常是由脏腑精气衰败而澄热浊气上泛所致。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①刺激性蒜味

  【闻诊】鼻中有刺激性蒜味。

  【临床意义】多见于有机磷中甜症。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痰

  痰是由肺和气道排出的黏液,其浊而稠者为痰,清而稀者为饮,此皆为有形之痰。痰的形成主要是由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结而成,是脏腑病理变化的产物,尤其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产生的病理产物,但同时它又可成为另一些疾病的致病因素。《景岳全书·痰饮》说:“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

  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至为密切,在正常情况下,水谷精微,通过三焦之气化,或化为津,或化为血,以营养全身;无用之物变为汗,或变为气,或变为溺而排出体外,所以无痰之生。只有当人体为外邪所侵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生活失宜等内外因素,导致肺、脾、肾三脏失去正常的生化输布功能,三焦气化不利,水谷不化精微,渐聚成痰,便可发生各种病证。

  正如《证治汇补·痰证》所说:“人之气道,贵乎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若外为风、暑、燥、湿之侵,内为惊、怒、忧、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荣卫不清,气血浊败,熏蒸津液,痰乃生焉。”但由于它感受的外邪及疾病的新久不同,所以痰的颜色、气味也不一样,临床我们可根据其颜色、气味来测知疾病的寒热虚实以及病程的久暂。如《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所说:“痰新而轻者,味淡色清白稀薄;久而重者,黄浊稠黏凝结,咯不出,渐成恶味,酸辛腥臊咸苦,甚至带血而出。”

  ①腥味痰

  【闻诊】病人咳唾痰白清稀,闻之腥污异常。

  【临床意义】痰液腥污者多属虚寒证。临床常见有哮喘后期脾肾阳虚的患者。

  【治法】宜温阳祛寒,方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之类加减治疗。

  ②臭味痰

  【闻诊】病人咳吐浊痰,甚则咳唾脓血,闻之腥臭刺鼻。

  【临床意义】咳吐腥臭痰者多为肺痈所致。若见恶臭味痰则多为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晚期恶性肺肿瘤的痰液。

  【治法】宜清肺化痰,消痈解毒,方用千金苇茎汤加味。

  ③苦臭味痰

  【闻诊】病人咳痰黏稠,有苦臭味。

  【临床意义】此多为热性咳嗽。如外感病,表邪入里化热而致肺热咳嗽。

  【治法】宜清肺化痰,方用清金化痰汤。

  ④甜味痰

  【闻诊】病人咳痰色白最多,有甜味。

  【临床意义】此为脾虚水湿停滞,凝聚为痰,湿痰犯肺所致。

  【治法】宜健脾法湿,化痰止咳,方用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

  ⑤酸辣味痰

  【闻诊】病人咳痰黄黏,闻之有酸辣味。

  【临床意义】此为肝火上炎犯肺,肺失清肃所致。

  【治法】宜平肝降火,清肺止咳,方用泻白散合黛蛤散。

  ⑥咸味痰

  【闻诊】病人咳痰色白质稀,有咸味。

  【临床意义】此多为肾虚咳嗽所致。

  【治法】宜温肾化痰止咳,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汗味

  正常人体汗液无强烈刺激性气味,它本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代谢产物,由阳气蒸腾津液而成,病理情况下,汗液又是邪气外出的途径。只因感受的外邪不同,汗液的气味也不尽相同。

  ①腥味

  【闻诊】病体汗出有腥或腥膻味。甚或为黏汗。

  【临床意义】汗出有腥或腥腋气味,常为湿热蕴蒸肌肤所致。如《形色外诊简摩·嗅法》所说:“汗出稠黏,有腥膻气或色黄者,风湿久蕴于皮肤,津液为之蒸变也,风湿、湿温、热病失汗者,多有之。”它常见于温热、湿温、伏暑、外感暑湿、黄疸等疾病中。

  【治法】通常采用清热利湿之法,方用甘露消毒丹、茵陈嵩汤等。

  ②酸味

  【闻诊】病体汗出量多,闻之则有酸腐之气。

  【临床意义】酸性汗味常见于风湿热或长期服用水杨酸、阿斯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的患者,或为气分实热壅盛及久病阴虚火旺之人。

  【治法】前者多用祛风胜湿之法,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后者可用清热泻火及滋阴降火之法,方用白虎汤及知柏地黄汤加减。

  ③臭味

  【闻诊】病体汗出臭秽。或仅为两腋下汗出臭秽,令人不可接近,又称“狐臭”或“腋臭”。

  【临床意义】多由瘟疫或暑热火毒侵入人体所致。狐臭则多为湿热内郁或遗传所致。

  【治法】前者宜清瘟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后者《简明中医辞典》以枯矶粉干扑,或密陀僧散加枯矶粉外搽,或手术、激光等治疗。

  ④臊味

  【闻诊】病人汗出有尿臊气味。

  【临床意义】此多见于阴水证患者,往往是病情转危的险候。是肾阳久衰,不能化气行水,浊气不泄,毒液由汗液排出所致。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口中金属味

  【闻诊】病人口中散发金属味。

  【临床意义】常为铝、珅、采等金属中毒所致。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口酸

  口酸是指病人口中有酸味感或散发出酸腐气味。

  【闻诊】口中常常泛出酸味,甚或为酸腐气味。临床意义 一般口酸多属肝热乘脾。多由肝热之气,蕴蒸脾胃,化酸生腐,上蒸于口所致。正如《证治汇补·口病》所说:“心热口苦,黄连泻心汤;肝热口酸,柴胡清肝汤;脾热口臭,清胃汤;肺热口辛,泻白散;肾热口咸,滋肾丸……”又《景岳全书·口舌》说:“口苦、口酸等症,在《原病式》则皆指为热。谓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卒,肾热则口咸,或口淡者亦胃热也……”

  若为酸腐味则为胃中有宿食积滞。常因暴食伤及脾胃,食停胃中化腐,胃中腐气上泛,故口中酸腐。

  【治法】肝热乘脾者,宜清肝热健脾胃,方用左金丸加神曲。

  胃中有宿食积滞者,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或积实导滞丸加减。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体味

  病体产生气味,主要是由于汗液受湿热邪气熏蒸而产生的特殊气味,同时还可由于人身某处生有恶疮,疮疡溃烂流出脓水而散发臭气所致。人体患病后,汗液是邪气外出的途径,因感受的邪气不同,所以病体产生的气味也不一佯,临床上我们可根据病体的气味,来判断邪气的性质。

  ①体香

  【闻诊】久病之体散发出微香之气。

  【临床意义】久病之躯若出现此种体味,预示着疾病将向着好的方面转化。正如《瘟疫明辨·卷一》所说:“……以人身脏腑、气血、津液,得生气则香,得败气则臭……”

  治法 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②体臭

  【闻诊】病体有恶臭之气或为腐败的臭气。

  【临床意义】身发腐败之臭气多为人身体某处生有恶疮,疮疡溃烂流出脓水所致;痹证日久,若风湿之邪久羁肌表化热,也可汗出色黄而带有特殊的臭气,多为湿热蕴结,蒸腾汗液所致;瘟疫或肝肾病危重时也常有特殊的臭气散出。

  【治法】溃腐疮疡,宜祛腐生肌,方用透脓散或托里透脓汤加减;湿热痹证,宜清热利湿,宣痹止痛,方用宣痹汤加减;瘟疫或肝肾病者,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③体臊

  【闻诊】身发尿臊气味。

  【临床意义】此为水气内攻,脏腑精气衰败的危象。常见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人常有全身水肿、腹大、小便短少或不利,是毒邪由汗液排出所致。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④体腥

  【闻诊】病体散发有腥气之味。

  【临床意义】此多见于寒湿或虚寒的病人。常因外感寒湿,或素体阳虚。阴寒内盛所致。如寒湿下注则带下味腥;寒湿困脾则大便塘而腥;脾胃虚寒则呕吐物清稀而味腥。体腥可因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散发于机体而致。

  【治法】寒湿者,宜温脾化湿,方用蕾香正气散加减;虚寒者,宜温阳健脾,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zhuanti/2021-10-21/53530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