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乏无力,精力不足,1个小丸子就能解决所有肝问题,太强了

  • 2021-12-10 15:07:22    网易
  • 小关
  • 品牌

  医圣张仲景的一部《伤寒论》,在中医学史上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不仅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有张仲景自己的临床经验,理法方药,面面俱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财富。说起方药,便不得不说一说出自该书的乌梅丸了,想知道乌梅丸的“底细”?不妨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咯!

  先分享1个治疗案例:孙某,男,26岁,研究生。总觉疲乏无力,精力不足,眼睑僵动,便溏。脉弦缓无力。舌嫩红,苔少。

  此肝阳虚,予乌梅丸加减:

  乌梅 ,细辛,干姜,黄连,当归,生黄芪,川椒,桂枝,党参,炮附子(先煎),黄柏

  4剂而倦怠除,精神振作。

  【按】疲乏无力,精力不足,这类证颇多,尤其脑力劳动者,冥思苦读,伏案少动,久之易感疲乏无力,精力不济,现称之为亚健康状态。因此,研究此类证的治疗,颇有意义,中医对此有较大优势。

  此类证,一般多用补益和化湿两法。脉证表现符合气虚证,故多以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参茸卫生丸等治之;亦有因湿阻,清阳不能实四肢而现此证,多以升阳除湿法治之,方用升阳除湿汤、藿朴夏苓汤、升阳益胃汤、甘露消毒饮等治之。然从肝论治者鲜见。

  肝为罢极之本。罢,义同疲。罢极,即劳困、倦怠、乏力的意思。吴昆云:“动作劳甚,谓之罢极。肝主筋,筋主运动,故为罢极之本。”阳主动,阳气旺,则轻捷矫健。肝应春,主春生之气,肝之少阳之气升,则脾之清阳升,全身气机调畅,方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若肝阳馁弱,则懈惰嗜卧,疲乏无力,精力不济。

  何以知为肝之阳馁弱?以脉弦无力。弦为肝脉。脉乃血脉,必血以充盈,气以鼓荡,脉方调畅,徐缓悠扬。肝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始萌而未盛,若气运至而不及,或六淫七情戕伐阳气,易致肝寒气馁,脉弦无力而懈惰。据此脉,当知为肝之阳气不足。肝之阳乏馁弱,必表现一派虚寒之象。

  方名叫乌梅丸,乌梅是主药,性平,味极其酸,入肝经,养肝阴,最善敛降肝经的虚风虚火,以养为泄。用苦酒(醋)浸泡乌梅取肉,醋味之酸,有加强乌梅养肝息风、敛降风火的作用。乌梅放在米下蒸熟,能吸收米气以养胃。

  蜂蜜为丸,既能养脾胃,还能缓肝之急。乌梅丸中辛燥之药太多了,容易伤脾胃,易燥伤肝的阴血,味道苦辣酸太过,用蜜丸就能避免以上诸多弊端。

  肝经风火上冲,症见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上热较重,故重用黄连以泻上焦之火。肝经的风火,为外邪激发后,常挟下焦的相火上冲,故加黄柏以泻上冲之相火,引火而归原,使其安于下焦。

  黄芩专泻肝胆之实火,且太过苦寒,一不利于脾虚寒者,二也不适于肝经的虚火之证。所以对于厥阴的虚火证,不宜用黄芩。黄连和黄柏虽然也苦寒,清热燥湿止泻,却不像黄芩那样大苦大寒,故可与附子干姜等配合,用于脾阳虚兼肝经风火之证者。

  外感厥阴,因为还有脾虚寒之证,故用人参配干姜、蜀椒温补脾胃;用附子温补阳;用蜀椒温中散寒之外,还能杀蛔虫。如此合而温补脾之阳。

  厥阴经风火内郁,一是因肝阴亏虚,虚风虚火易于妄动,故重用乌梅、醋、当归,滋阴养血,敛降风火;二是因有风寒之邪郁遏肝气所致,故用桂枝、细辛,辛温透散风寒之邪,“火郁发之”,故有疏肝解郁的作用。

  本案以乌梅丸治之,意在强肝助阳,以使春升之气得以升发,加黄芪者益肝气。余临床用此方治罢极者,疗效颇为满意。

  肝具广泛功能,故肝失舒启、敷和之性,则必然影响上述各项功能,产生广泛变。而厥阴篇中只限于肝阳馁弱而产生的寒热错杂之变,实为肝的一小部分,并非肝之全部。如肝热生风,内窜心包,下汲水,入营入血及真阴耗竭等,皆未论及。温补其不足,实为仲景之功臣。凡肝阳馁弱寒热错杂而产生的上述各项功能失常,皆可用乌梅丸为主治之,因而大大扩展了乌梅丸的应用范围。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pinpai/2021-12-10/56123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