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者都经历了什么?|《看见生命》

  • 2021-10-27 08:00:08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你听说过濒死体验吗?因为意外、手术、生病等原因,很多人有过濒死体验。

五十年前,当时还是精神科医生的美国精神病学和神经行为科学教授布鲁斯・格雷森通过偶然的机会,发现一位患者产生了濒死体验――她在昏迷时,“看到”了另一间屋子里的格雷森领带上的污渍。为了探索这个不解之谜,他从此踏上了艰难的科研之旅。

(来源:心灵奇旅)

“濒死体验是一种常见的体验,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布鲁斯・格雷森在新书《看见生命》中写道。除了对住院病人进行研究之外,他还收集了1000多名与他联系的濒死体验者的样本。

大多数研究人员估计,在濒临死亡的人群中,有10%~20%的人报告说有过濒死体验,约占总人口的5%。

濒死体验是什么?濒死体验时都会经历什么?濒死体验者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01濒死体验是什么

1975年,雷蒙德・穆迪首次提出“濒死体验”(Near Death Experience,NDE)的概念。在“濒死体验”这一术语之前,美国精神病学家伊安・史蒂文森根据濒死经历最突出的特征,将其归入不同类别,如“出体体验”、“临终幻觉”和“幽灵幻象”等。

一般而言,“濒死体验”这种现象是指人在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脑电波消失的临床死亡状态下的一系列特殊心理体验,其核心体验是感到自己从身体里出来,似乎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自己的身体,并看到周围环境中发生的事情,有些人会看到发光体并与其进行交流,并以生动的形象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

濒死体验,可以分为预期性和非预期性两类。预期性濒死体验,是指人由于长期患病,对死亡有一定思想准备情况下的濒死体验。非预期性濒死体验是指由于突发事故造成的濒死体验,如车祸、地震、失足落崖等。

前段时间,抖音博主“医路向前巍子”分享了一条“死亡是什么感觉,这个病人告诉了我答案”的视频,在评论区有很多人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濒死体验。

(来源:抖音“医路向前巍子”)

1987年,天津市安定医院院长冯志颖教授和刘建勋教授,随机采访了100位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进行了濒死体验调查。随后,发表了关于中国大陆首篇关于濒死体验的报告。

其中多数罹难幸存者回忆说,在昏迷时看到自己飘出了身体,那种感觉还很舒服。一些人还去了神秘的地方:地震当时12岁的受害者李某,看到自己飘到了太平间,之后身体分解在了空气里。那时28岁的银行职员王某在被天花板砸中后,看到黑暗中有个瘸子来接他,把他带到了一个豪华的地下宫殿,但是却没有让他进去。“生死簿上没他名字,让他先回去吧!”

“濒死体验并不是一种新现象。”布鲁斯・格雷森表示。他发现了大量有关濒死体验的记录,其中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献、世界各大宗教传统、世界各地的故事,以及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医学文献。

02非凡的思维与感知力

在《看见生命》中,布鲁斯・格雷森讲述了濒死体验时的几种重要经历:非凡的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时间观念变化;回溯之前的人生。

1892年,瑞士地质学教授阿尔贝特・冯・圣加伦・海姆在《瑞士阿尔卑斯俱乐部年鉴》中出版了第一部大型濒死体验集。海姆本人早在20年前就有过濒死体验,当时他22岁,正在攀登阿尔卑斯山。当他从20米高的山上往下坠落时,他的身体不断地撞在岩壁上。

海姆在书中描述说,他在坠落时思维明显加快:

“我在5~10秒钟内的感受即便用十倍于此的时间也无法描述。我所有的思绪和想法都是连贯的,非常清晰,绝不像梦境那样容易被抹去。”

“首先,我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心中想:‘我马上就要坠落到上面的那块岩崖,像一面石壁一样急速地从我脚下掉了下去,因为我看不到岩崖下面的地面。岩崖下面有没有积雪非常关键:如果下面有积雪,石壁砸下去之后就会在下面形成一块积雪覆盖的区域。如果我掉在这片区域内,我可能就会生还;但如果下面没有积雪,我肯定会砸到碎石上,必死无疑。如果落地后没有死,或者还有意识,我必须立即抓起那瓶醋酸,在舌头上滴上几滴。我不想放开手中的登山杖,也许它对我还有用处。’因此我把它紧紧地握在手里。我想把眼镜摘下来扔掉,免得碎片弄伤我的眼睛,但我在空中已经被甩得晕头转向,无力挪动双手。”

“随即,我的脑子里产生了一系列的想法,想到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人。我对自己说,不管伤势是否严重,落地之后我应该马上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打电话报平安,告诉他们我一切都好。然后,我的兄弟们和3个朋友应该已经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艰难地从山上下来救我。接下来我想到的是,我没法在5天后去大学做讲座了。我在心中一边想象着我的亲人如何得知我的死讯,一边在心里安慰他们。在坠落过程中,客观的观察、想法和主观感受是同时发生的。然后我听到一声沉闷的撞击声―终于落地了。”

在海姆对濒死体验的描述中,可能还有一个有趣的科学衍生品。心理学家乔・格林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海姆对自己坠落过程的描述是否帮助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

海姆写道,在他坠落的那一刻,“时间大大延长了”。换句话说,对他而言,时间似乎慢了下来,让他可以思考自己的处境。海姆经常和他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他在那里教授地质学)的学生们分享他的濒死体验。

其中一个学生是年少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至少上过海姆的两门课。后来在给海姆儿子的信中,他称海姆老师的课“非常神奇”。10年后,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革命性的论文,阐述了他的相对论。该理论指出,你走得越快,时间就越慢。

(来源:《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所有与布鲁斯・格雷森分享濒死体验的人中,3/4的人报告说他们的时间观念发生了变化,超过一半的人说他们在濒死体验中产生了一种没有时间存在的永恒感。

在许多濒死体验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当事人会回溯之前的人生,昔日的生活场景会潮水般地纷至沓来。

在布鲁斯・格雷森研究的所有参与者中,有1/4的人提及他们曾回溯过自己的人生。一些濒死体验者表示,他们的整个人生都在眼前匆匆闪过,从出生到现在,或者逆序出现,从现在到出生。另外一些人说,他们当时能够随意观看自己生活中的不同场景。绝大多数人对他们人生回溯的描述非常逼真,甚至超过了普通记忆。

一些人看到了自己昔日的生活画面,就像在电影屏幕上或在书中看到的那样。但也有许多人报告说他们在重温这些过去的事情时,感觉它们像是仍在发生一样,依然能感受到自己最初的感觉和想法。

唐山大地震中23岁的刘某回忆:“被砸伤时,我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感觉,反而觉得思路特别清晰,思维的速度也明显地加快了。一些往事如电影般一幕一幕地在脑海中飞驰而过:童年的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嬉笑打逗的欢乐、谈恋爱时与男朋友卿卿我我的甜蜜、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受到厂里表彰时的喜悦……这些往事一时间纷纷闪现在脑海中,而其中大都是令人愉快的生活情节。”

她说,在得救前的短短几十分钟濒死过程中,她体验到了一种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一辈子里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感受到生的可贵。因而尽管得在轮椅上了却一生,但每当回忆当时的这种感受,便增强了活下去、好好活的信心。

03我更热爱生命了

布鲁斯・格雷森发现,“在我研究过的濒死体验者中,1/3的人因为濒死体验而转行,3/4的人说,他们的生活方式或参与的活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艾米丽是一个有17年从业经验的房地产经纪人,在49岁时,她因为差点淹死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这次濒死经历让她的职业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次事件之后,她把生意都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则开始帮老年人买卖住房。“说实话,现在的每一天我都过得十分充实。”

“这次经历让我变得更富有同情心,并且强烈地感到愤怒和仇恨都是错误的,都是在浪费感情。活的喜悦大大改变了我以往那种争强好胜的人生态度,赚大钱不再是我优先考虑的事情。我开始发自内心地帮助那些痛苦的人。我从未像现在这样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过去我常常为了做生意而放弃家庭聚会的机会,但我现在再也不会这样做了!我再也不会为物质上的东西而烦恼了。我再也不会错过任何机会,告诉我爱的人我是多么在乎他们,因为一旦错过,我可能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戈登是一个企业家,一个冷酷且成功的金融界人士。45岁时,他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而病入膏肓,差点儿丧命。经历过濒死体验之后,他切断了自己所有的生意联系,彻底摆脱了金钱世界的羁绊,成了一名有执业资格的咨询师,利用他对人生的全新认知来帮助他人。

“当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之前我一直非常引以为荣的所有才能,都不是为了过去我孜孜不倦地追求的财富而存在。赚钱不是目的,生活应当另有目的。我应当把自己的技能和才华运用到更伟大的目标上。毫不夸张地说,从那一刻开始,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活过来之后,我决定将不再保留自己过去在金融界或商业领域或其他任何领域的任何东西。”

有过濒死体验的人,会体会到活着的意义,珍视生命的美好。2020年8月3日,万科创始人王石在一则视频中表示,在登顶珠峰的途中他曾经体验过濒临死亡的感觉,就好像进入天堂一样。但哪怕遭受再多苦难,还是愿意留在这个世界上。

王小波说,令人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带走的人的体验。

经历死亡是种什么体验?或许濒死体验者给我们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

作者:钟时雨,本文由中信出版社授权。

《看见生命》涵盖了精神病学教授布鲁斯・格雷森数十年来对濒死体验坚持不懈的研究记录。

在书中,布鲁斯・格雷森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其丰富真实的临床案例和翔实的研究数据,告诉我们什么是濒死体验,并讨论了濒死体验的科学性和意义。更重要的是,格雷森认为,通过对濒死体验的深入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对生命与死亡的认知,增强对意识的认知,从而拥有正确的生死观,学会发自内心地热爱生命,珍惜当下的生活,找到人生的意义。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0-27/55147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