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容易脾虚的原因分析

  • 2021-11-17 08:52:20    网易
  • 小关
  • 中医

  诗与中医当然不同,但二者之间却有相通之处,我是一个中医人,我也爱读古诗,故有感而发。

  诗是陶冶人的情操的,中医是治病的,二者之间有相关性吗?我是一个中医人,我学习中医并实践中医,我也喜欢诗,特别是古诗,闲来就喜欢读古诗。我认为学诗与学中医之间还是有些关系的。以下论述我的观点。

  一、诗与中医都是养人的

  孔子说,一定要学诗。孔子见学生,劈头就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回家又对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还是非常重要的。

  诗有什么用?我的体会是,诗虽然不能当饭吃,但诗可以让人生更美好,让生活充满着诗情画意,进而让人的心身归于和谐。可以说,诗是一座精神家园,学诗其实是安和自己的精神。

  而中医不但能治病,亦能安养心神。中医虽然是医学,中医也是文化,是哲学,中医的作用之一就是让人的心身归于和谐。我学习中医三十余年,我的体会是,越学中医,越觉心定而静,静而安,越觉这个世界无限美好,越是欣赏生命,越是享受生活。

  显然,诗与中医都是养人的,而且都养人的精神。

  诗是一种美育,中医又何尝不是呢?诗能让人把干枯的东西欣赏出美来,让人把枯燥的生活享受出意境来。中医亦是如此。《内经》即讲“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种意境与学诗之所悟实在是差不多的。

  学诗的人懂得善待生活,他的心境往往是怡然自得的,因为诗能让人的心神和畅,让人享受生活的美好。善学中医的人其心境亦是恬淡的,往往欲望减少,精神内守。显然,二者还是有相关性的。

  二、学诗与学中医都能提升人的心性

  孔子教人学诗,但孔子自己从来不做诗,孔门弟子们也都不做诗。我的观点是,学诗的目的是享受诗之美,进而从诗之美转化为生活之美,结果能使人达到“温柔敦厚”的境界,这应该是孔子谆谆教诲我们的。

  我们学习中医,多数是借中医以谋生,但不一定非要用中医来发家致富。我的体会是,中医里有关于生命的美,有“天人合一”、取类比象的大智慧。学习中医即是享受这样的美,进而提升自己的心性,让身心修养提高。

  为什么要学诗?因为要培养一颗能欣赏诗的心,简单来说,可称之为诗心。有了诗心,往小处说,可以更好地欣赏诗之美;往大处说,可以欣赏人生,进而可以承担人生的一些痛苦与不幸。

  为什么要学中医?因为人人都有自己至贵至重的生命与健康,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生命与健康拴在医生的裤腰带。进一步说,通过学习中医来把握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并且借中医以享受生命与健康之快乐。

  真正的诗人,都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真正的中医人,自然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诗与中医都能益人心性。

  三、诗人与中医人的定义是一致的

  什么是诗人?今贤周啸天说:“凡是用全身心去感受、琢磨人生而又有几分语言天赋的人,便是诗人的资质。”

  那么,什么是中医人?我的观点是,凡是用全身心去感受、琢磨生命而又有学习中医的兴趣的人,也便是中医人的资质了。

  不管诗人还是中医人,都有几条共同的要求:其一,需要全身心投入,浅尝辄止,畏难而退,欣赏不到诗及中医之美,这既不是诗人,也不是中医人。

  其二,需要去“感受、琢磨”,这是一个用心体悟的过程。进一步说,不管是诗人还是中医人,都离不开用心。心主神明,“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诗与生命都需要用心去体味,然后才能有所感悟。不用心,既成不了诗人,也成不了中医人。

  其三,要有兴趣,还要有天赋。对诗有兴趣,再有几分语言天赋,自然能做出好诗来;对中医有兴趣,进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天赋,自然也就能学出些名堂出来。我的体会是,不管是诗人还是中医人,都离不开兴趣与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天赋则是最好的支持。

  四、不读诗与不学中医的人也是相似的

  今时不少人拒绝读诗,因为他读不明白,欣赏不到其中的美,反而认为是佶屈聱牙,读来毫无享受。反之,喜欢诗的人则读诗则觉酣畅淋漓、字字珠玑、朗朗上口。

  今时不少人排斥中医,因为他看不到中医的好,误认为中医不科学,所以宁肯吃一辈子西药也绝从中医里找找机会。反之,喜欢中医的人则稍有不适即用中医理念来调理,让自己一直保持着健康状态。

  简而言之,不喜诗与不喜中医的人往往是一类人,他们都认为这是古代的东西,都已经out了,都透着腐朽的霉味。而喜欢诗和中医的人亦往往是同一类人,他们都认为这是古代文化的精华,都洋溢着新生的光芒,都能让人享受到美,体悟到快乐。

  读诗,正如含英咀华,满嘴芬芳,自是一种愉悦与满足;学中医,亦如在天人合一的智慧里徜徉,当然也是一种极大的快意。

  爱诗之人,以诗为美,以诗为画,其乐无穷;爱中医之人,认为中医理论最为高明,以中医为治病首选,用中医来获得健康,亦极力赞美中医。

  小结:

  诗之美,读诗之人自然知道,并且乐在其中;中医之美,学习中医的人自然也知道,并且乐而忘返。不管是爱诗还是爱中医,都是向上的追求,都想让心更和畅,更愉悦。

  诗之与中医,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细论之,却也有些相通相贯之处。

  于我而言,我爱中医,我也爱诗,我读中医之余常读古诗,自觉古诗与中医在我身上合二为一,真是和谐之极了。(董洪涛)#中医#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穴位,其为肾之原穴和输穴,别名吕细穴、内昆仑穴。《内经》明确地说: “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太溪二。”

  我临床应用太溪治疗许多疾病,不但治局部的不适,亦治各种与肾相关的疾病,还治与肾经循经部位相关的疾病。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针灸太溪穴的临床疗效呢?我的观点是,一定要正确取穴。这里就要思考关于太溪穴的定位。

  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部位》将太溪穴定位于:“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对于这个标准定位,我有几点思考:

  其一,上述标准定位所讲的跟腱,是跟 腱的前缘、后缘还是中间呢?从临床来观察,跟 腱的前缘与后缘相距约有 1厘米,显然,若按上述标准来定位,并没有描述清楚。有学者认为,此处指的应该是跟腱前缘。

  其二,关于肾经的循行,《内经》描述地非常清楚:“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只就内踝部位而言,肾经在这里走了一个类似于阿尔法的路线。那么,整个内踝之后应该都是肾经的循行范围了。

  其三,《针灸甲乙经》对于太溪穴的定位是:“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凹陷中”,取之于“平内踝尖,内踝尖与跟腱前缘中点,动脉应手处”。《针灸大成》一书中也有多处论述太溪穴的定位,其含义基本一致。比如,在《卷六足少阴经穴主治考正穴法》中提到:“太溪: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显然,历代医家都明确地指出,太溪穴的真正位置是在动脉搏动处。

  那么,太溪穴应该如何定位呢?我的观点是:

  其一,不必拘泥于是不是内踝尖与跟腱的中点,也不必拘泥于是跟腱的哪个部位,只管找定动脉搏动处。

  其二,针刺太溪穴时,应该产生麻木放射感,这才算是针刺准确了。因为从解剖来看,内踝关节后内侧有踝管,其为纤维骨管,内有胫后神经、血管束走行。也就是说,若能针刺到踝管,即可取得正确的针感,这才是标准的太溪穴。

  有时,若太溪穴局部肿胀,实在没有办法找到动脉搏动处,也不必拘泥。我认为整个平内踝之后,跟腱之前,水泉之上的这片范围都是肾经所过。换句话说,即使没有准确地针刺到太溪穴,但若能针刺这个部位,也仍然是肾经。针灸业内都知道,取穴时当“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我的观点是,若能针刺这个范围内的任意一点,其实都是在肾经上,即使是针刺的不是太溪穴,也都应该能取得类似的疗效。

  最后谈谈太溪穴的针灸方法。太溪穴可针可灸,但因局部有动脉搏动,故艾灸时建议用艾条悬灸,或用麦粒灸,灸三五壮即可,而不建议用疤痕灸,以免伤损血脉。

  以上只是我的观点,愿意与诸位中医同道交流,共同提高。(董洪涛)#穴位#

  今时越来越多的人群出现了脾虚,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一旦脾虚,则百病因此而生。

  关于脾虚的病因,综合历代医家的观点,结合今时中国人的生活饮食习惯,我来详细分析中国人容易脾虚的原因。

  一则,湿邪伤脾

  脾主运化水湿,反之,六淫之中以湿邪最易伤脾。前贤认为:“湿喜归脾”,意即太阴为湿土之脏,同气相感之故。

  从临床来观察,脾最恶湿,湿邪或从外感,或从口入,都容易伤脾,伤脾则身重、足软、腹泻。

  湿为阴邪,阴盛则阳病,故湿邪为病,易伤脾阳。比如,《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外感肌躯之湿,亦渐次入于脏腑,归于脾土。”《温病条辨》亦认为:“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

  中国人更容易感受湿邪吗?我的观点是,这与阳气的旺盛程度相关。一般来说,阳气越旺的人,其越不容易被湿邪侵袭。因为阳能气化,则湿邪不能伤人。中国人的阳气足够旺盛吗?与黑人和白人相比较,我们的阳气不如他们旺盛。

  如何理解呢?其一,黑人和白人往往有狐臭,这是体质有郁火的表现。生活中所见,凡是有狐臭的人,往往是阳气旺盛之人。再比如,狗狗身上有一种臭味,这是火郁之味,与阳旺相关。其二,黑人和白人往往更高更壮,这与阳气健旺有关。阳主生发,阳主动,所以他们的运动能力更强,跑的更快,体力更大。其三,黑人和白人传统饮食偏于肉食多,肉类食物容易生火,导致体质偏于阳旺。

  二则,忧思伤脾

  思为脾之志。思考本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思虑过度则伤脾,所以《景岳全书》说:“苦思难释则伤脾。”

  从临床来观察,大凡是思虑太过,就容易导致气结于中,脾气郁结,中焦气滞,水谷不化,而见胃纳呆滞、脘腹痞塞,腹胀便溏,甚则肌肉瘦削诸症。

  中国人忧思更多吗?我的理解是,青少年由于升高压力比较大,导致思虑过多,严重消耗脾阳,导致整体上脾虚。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不少青少年运动成绩很差,缘于脾不主四肢,不主肌肉;不少青少年长得瘦弱,且面色青白无华,源于脾虚而气血化生不足,不能濡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

  进一步说,因为思虑过度,伤损脾阳。其人的体质就变弱,表现出来的就是容易患病,特别是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今时年轻人也容易罹患多种慢性疾病,与体质偏于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容易发胖,属于脾虚气化不利的腹部肥大型肥胖。

  三则,饮食伤脾

  我们靠饮食来维持生命,饮食是用来养生的。但如果不知节制,或暴饮暴食,或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厚腻,就容易伤脾。

  《脾胃论》说:“饮食不节则胃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亦从而病焉。”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若能调节饮食,不过饮,不过食,每天吃个七八分饱,那么,整天都可以精力充沛,感觉舒畅。反之,若饮食不节,伤损脾胃,则全身会有各种不舒服。

  再者,五味偏嗜亦可伤脾。《内经》明言:“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总之,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

  中国人更容易饮食不节而伤脾吗?我的体会是,四十多年前,中国人普遍以素食为主,肉食极少,因为那时钱少,肉也少,一年到头吃不到几次肉。之后,由于物质迅速地丰盛了起来,不少中国人一改以前的饮食习惯,变得无肉不欢了。

  由于吃肉太多,伤损了脾的运化功能,导致痰浊内滞,不少人变得大腹便便了。且今时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这都与过食肥甘厚腻伤损脾阳,导致痰湿积滞于皮下有关。

  再者,中国人属于东方人,偏得木性,木旺则克土,故土气偏弱。所以,中国人的饮食应该是素食为主。正如《内经》所言:“五谷为养”。今时不少人却改成少吃素,多吃肉,甚至完全以五畜为养了。结果就是越吃肉脾越虚,脾越虚就越肥胖,进而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发生。

  四则,劳逸失度伤脾

  《内经》明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从生活来观察,大凡是久卧久坐都会伤损脾胃,导致脾胃变弱。表现出来的就是四肢乏力,肌肉瘦弱,且精神萎靡,面色青白。因为脾主四肢,主肌肉,脾主化生气血。

  另外,过度劳作亦伤脾。因为过度劳作会消耗太多气血,而气血由脾所化生。《脾胃论》有谓:“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比如,长期996的工作方式,最易伤脾。再如,过度运动,跑马拉松、超马等,让气血变虚,进而伤脾。

  中国人劳逸失度了吗?我的体会是,今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运动,宁愿整天坐着。有时是为了工作,更多的时候是懒惰,或为了玩电子游戏。结果就是越不运动,就越容易伤损脾阳,也就越容易罹患各种疾病。

  五则,药物所伤

  脾喜温而恶寒,脾升发而恶抑郁。若滥用寒凉药物,就容易伤损脾阳。《卫生宝鉴》说:“万物向荣升发之时,惟当先养脾胃之气,助阳退阴,应乎天道以使之平。今反以式北方寒水所化,气味俱厚,若寒之剂投之,是行肃杀之气于奉生之日,当升反降,伐脾胃而走津液。”

  从生活中所见,不少人感冒发烧后喜欢选择输液,自认为好的快。却不知所输的多是寒凉性质的药物,最伤人体阳气,当然也兼伤脾阳。临床所见,不少孩子感冒发烧用输液,结果就是面色更青白了,手足更冰冷了,精神更萎靡了,食欲下降了,而且更容易感冒发烧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寒凉药物伤损人体阳气,导致脾阳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不但不化,反而内陷三阴,造成体质下降。

  再者,今时有些中医人治疗热病时滥用苦寒,却不知苦寒最伤阳气,一旦服用过度,就容易反伤脾阳,造成三阴体质。

  今时中医人的脾阳容易被药物所伤吗?据我十多年的观察,在欧洲若感冒发烧求医,医生往往只给开几片阿司匹林,嘱回家休息,多喝温水,绝对不会给病人输液。中国的医生则异常生猛,敢用抗生素,敢输液,且用得不亦乐乎。我怀疑是不是因为市场经济的缘故。但欧洲难道就不是市场经济吗?如此说来,那该是什么原因让输液在华夏大地上流行不衰呢?

  从中医来分析,感冒发烧完全不需要输液,只要扶正祛邪,让人体阳气鼓动起来,即可迅速祛除邪气。而输液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伤阳来使正气放弃抵抗病邪,表现上看病状消失了,其实是邪气深入了,病加重了。如此治疗无怪乎导致无数国人出现脾阳虚的体质。

  小结

  想改变这种“脾虚”的宿命,必须注意以上五点。我的建议是,积极养阳,使阳气健旺,则生命自然就有活力。养阳的方法有多种,简单来说,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则,多运动,运动可以宣畅阳气;二则多艾灸,艾灸能:“壮固根蒂,保护形躯,熏蒸本原,却除百病,蠲五脏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宁。”三则调节饮食,温饮温食,忌食煎炸、烧烤、油腻、粘滑(指糯米做的食物以及月饼等)、生冷(多数寒凉水果、冰淇淋、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饮料等)、辣椒、火锅等伤脾碍脾类的食物;四则,保持心情舒畅,这即是养阳,且能让五脏六腑归于和谐。

  若已经出现脾虚,除在生活饮食和运动方面自我调理之外,建议首选中医,因为中医以人为本,以正为本,中医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脾虚体质。(董洪涛)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zhongyi/2021-11-17/55599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