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流汗是排毒?中医:没此说法!

  • 2021-08-13 09:22:36    华龙网
  • 小关
  • 热点

近日,广医二院番禺院区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郑艳华称,夏季出汗虽然正常,但是如果出现异常的出汗情况就要注意,可能有健康隐患。

过度出汗,耗损阳气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出汗是排毒的一种方式,于是挥汗如雨,乐此不疲。郑艳华强调,所谓的“出汗排毒说”,并不是中医理论。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血证论》曰:“汗者阳分之水,血者阴分之液,阴与阳原无间隔,血与水本不相离。”因此,中医认为大汗伤阳,就是说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过度出汗,会令阳气耗损,容易出现浑身乏力的情况,不值得提倡。

中医学将不正常的出汗,归于汗证。历代医家对于汗证的机早有论述,如著名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出汗主要是由外界原因引起的,风、热、湿是最常见的原因。而《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也提及持重远行汗出于,过劳会导致虚,出现汗多,伴有腰膝酸软和神疲乏力等表现,治疗此类汗证应以补固气为治疗原则进行敛汗。总而言之,汗证的致机复发多样,虚实交错。

汗证分两种,哪种需要看?

汗证包括了自汗、盗汗。

白天稍微活动一下就出汗,称为自汗。从中医角度来看,自汗可因身体虚弱、气阴两亏,津液外泄导致。此类自汗的人常常伴有疲惫、乏力、气短、畏寒等症状。体质阳亢热盛也极易出汗。但此类患者出汗后往往觉得舒服,因为体内的热、火等邪气会随着汗排除体外。

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征。小孩因为脏腑稚嫩,调节功能稍弱,或睡前进食、玩闹,在入睡最初的2小时内容易出现头背出汗,并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出汗太多,容易疲劳,就需要及时就医。

此外,新产生产过程中容易耗气伤血,在产后的一两周内,也容易出现多汗、盗汗,如果长期如此、持续不减,也应该及时治疗。

其他情况,比如有的人头部特别容易出汗,“热自胸中熏蒸于上,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可能是体内有热,热邪蒸腾,迫汗外出。再比如单侧身体出汗明显,可见于脑中风后肢体偏瘫的患者,与患者侧肢体经络气血瘀阻不通相关。

郑艳华称,正常人在气候炎热、活动、衣着过厚、情绪波动、紧张、进食等情况下出汗,属于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因为讨厌出汗,整个夏季都处于空调所营造的低温环境中,不外出运动,只呆在室内,并不利于身体健康,反而容易出现身体沉重、酸懒无力、精神不振的症状

专家建议,应该顺应天气和身体状况,适时外出活动,出汗多的时候,注意及时补水,才是夏季出汗不伤身的原则。

夏日出汗多,食补汤水推荐

桑叶金银花茶

材料:桑叶10克,金银花10克,可加入3-5克白菊花或绿茶。

做法:开水冲泡或煮开10分钟左右,放凉即可饮用。

功效:疏风清热而止汗。适合汗多伴有口干咽痛、舌燥尿黄的人群。

黄芪炖乌鸡

材料:黄芪50克,乌鸡半只,红枣2-3枚,枸杞一小把。

做法:乌鸡切块加清水,加入黄芪、红枣、枸杞隔水炖熟,调味服食。

功效:补脾益气、养阴益血,能补益肺气而固表止汗。适合产后或体虚、汗出疲倦的人群。

泥鳅豆腐汤

材料:泥鳅100克,南豆腐2块,食用油,食盐各适量。

做法:先用热水洗去泥鳅粘液,剖腹除去内脏,用热油煎至金黄色,加豆腐,加水2碗煎至半碗,用盐调味,吃鱼喝汤。

功效:益气养阴,可用于盗汗调理。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冼咏琪 许咏怡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redian/2021-08-13/52431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