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亿中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还完全不知情!逆转关键是......

  • 2023-08-18 09:35:12   
  • 白如月
  • 快讯

说到“糖尿”,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说到“糖尿前期”,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实,简单来说,糖尿前期可以看作糖尿的“后备军”,如果不及时控制,后续发生糖尿的概率极大。

据国际糖尿联盟(IDF)2021年发布的《全球糖尿地图(第10版)》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我国20~79岁的糖尿患者达到1.409亿人[1]。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是——糖尿前期人群比糖尿的患者人数还要多,约为3.5亿[1]。这些庞大的潜在患人数可能会在将来给我们国家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

糖尿最后的警戒线:糖尿前期

糖尿是由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利用障碍等因素引起的代谢性疾,“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是它最典型的临床症状[2]

而糖尿前期(Prediabetes,PDM),也被称为糖调节受损,是一种糖代谢异常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在6.1~6.9mmol/L,且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7.8mmol/L)[3]、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低于7.0mmol/L,且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0mmol/L)[3]和两者混合等三种状态[3]。[4]。

糖尿前期是2型糖尿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唯一可以逆转为正常的黄金时期[5]。该时期已经伴随机体代谢的异常及组织器官的损害,且很大可能会增加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6],并能够使个体糖尿的绝对发生风险上升3至10倍[7]。《2020中国成人糖尿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15]指出糖尿前期与血管、微血管变、肿瘤、痴呆、抑郁等疾的风险增加相关。

相较于糖尿经典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糖尿前期,才是罹患糖尿的最后警戒线,如果不重视,再前进一步就会发展成糖尿。值得庆幸的是,糖尿前期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有效的干预糖尿前期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的发风险。

但如果处于糖尿前期却置之不理,就有一定几率在几年内发展为糖尿,而血糖长期控制不好,还会引起糖尿、糖尿性眼、糖尿性神经变、糖尿心脏、糖尿足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导致截肢等临床结局,严重影响个体生活质量[3]

同是糖前期,为啥有人成功逆转,有人却发展成了糖尿

正如上述所说,糖尿前期是一个可逆的过程,这主要是取决于人们应对糖尿前期的态度。

面对糖尿前期,有人不以为然,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如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的调整、寻求医生帮助等,最终发展成糖尿;而有人立即引起重视,调整生活方式并结合药物治疗,逆转了糖尿前期。

目前,临床上对糖尿前期的具体干预措施有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等[1]

中国大庆研究显示, 生活方式干预6年可使糖耐量异常人群以后14年进展为2型糖尿的累计发生风险下降43%[3]。芬兰糖尿预防研究 (DPS)[8]平均随访7年,显示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耐量异常人群的2型糖尿发生风险下降43%。

也就是说,及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逆转糖前期。

然而,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部分糖尿前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自制力较低,还有部分患者未能充分认知到糖尿的严重性,或者对糖尿情仅有初步了解,不够重视糖尿前期,导致糖尿高危和前期人群对于生活方式干预的意愿以及持久性较低,使得大多数患者的情并未得到有效遏制[9]。导致胰岛功能进一步损害,最终出现血糖明显升高。

因此,在生活方式干预不理想的情况下,则应尽早考虑进行用药干预。

二甲双胍是一款经典的降糖老药,其首次成功合成已有百年历史,是治疗2型糖尿的一线首选和全程用药,若无禁忌证,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的治疗方案中[14]。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在糖尿前期患者中也可以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如STOP DIABETES研究[10]、STOP-NIDDM[11]等系列研究显示,二甲双胍等药物干预可降低糖尿前期进展为糖尿的风险。美国糖尿预防计划(DPP)研究显示,使用二甲双胍治疗2.8年可以使IGT(糖耐量受损)个体发展为2型糖尿的风险下降31%[12]

北京时间2023年7月4日(伦敦时间 7月3日),中国糖尿预防研究(CDPP)在顶级期刊《柳叶刀糖尿内分泌学》杂志(影响因子:44.5)发表的研究也显示,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更有效地预防中国糖尿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带来多重获益的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进一步提高了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的有效性,而且年龄较小、合并肥胖和高血压的糖尿前期人群可能获益更多。

二甲双胍作为预防糖尿的药物治疗手段,具有充分的证据基础和长期安全性,对于其他药物,则需要考虑治疗依据、成本、副作用、治疗目标和持久疗效[13]

因此,除了生活方式干预,糖尿前期的人群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来防治糖尿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二甲双胍剂型有3种:普通片、肠溶片和缓释片。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其作用方式、服药时间、副作用等,都存在一定差别,大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服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二甲双胍有原研药和仿制药之分,二甲双胍原研药即二甲双胍专利药,是经严格临床试验获准上市的原创性降糖药品,凭借制剂工艺优势及上市前后严格监管,因此具有更稳定的吸收率和较少的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糖尿前期并不可怕,是可逆转、可治疗的。如果大家能够把握住这个逆转黄金期,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规范的药物治疗,一定可以远离糖尿

编辑:黄蓉榕

绘图:乐乐

出品:《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

本项目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

参考资料:

[1] 国际糖尿联盟. IDF全球糖尿地图(第10版)[R].全球:国际糖尿联盟,2021.

[2]李继国.糖尿症状表现有哪些?[J].养生保健指南,2020(46):65.

[3]中华医学会糖尿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防治指南(2020年版)[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41(5):482-548.

[4] MAGLIANO D J,BOYKO E J,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ITION SCIENTIFIC COMMITTEE.IDF DIABETES ATLAS[Internet[J].10th ed.Brussels: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2021(PMID):35914061.

[5] Kivimäki A G T E. Prediabetes: a high-risk state for diabetes development[J].The Lancet, 2012, 379(9833):2279-2290.

[6] Park B S ,  Khamoui A V ,  Brown L E , et al. Effects of Elastic Band Resistance Training on Glucose Control, Body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Function in Women With Short- vs. Long-Duration Type-2 Diabetes[J].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16, 30(6):1688-1699.

[7] Garber A J, Handelsman Y, Einhorn D,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rediabetes in the continuum of hyperglycemia: when do the risks of diabetes begin? 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Endocrinology and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J].  Endocrine  Practic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Endocrinology  &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2008, 14(7):933-946.

[8] Lindstrom J, Louheranta A, Mannelin M, et al.The Finnish 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 (DPS) :Lifestyle intervention and 3-year results on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J].

Diabetes Care, 2003, 26 (12) :3230-3236.

[9] 杨静萍,胡伟力.2型糖尿高危人群和前期患者生活干预持久性影响因素研究[J].智慧健康,2021,7(25):84-86+90.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21.25.027.

[10] Armato JP, DeFronzo RA, Abdul-Ghani M, et al.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prediabetes in clinical practice using physiological assessment (STOP DIABETES) [J].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8, 6 (10) :781-789.

[11] Chiasson JL, Josse RG, Gomis R, et al.Acarbose for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he STOP-NIDDM randomised trial[J].Lancet, 2002, 359 (9323) :2072-207

[12]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DPP) Research Group.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DPP): description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J]. Diabetes Care, 2002, 25(12):2165-2171.

[13] 李梓荣,刘尚建.基于国内外新版糖尿指南中糖尿前期的中西医诊疗依据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8(03):472-477+496.DOI:10.13935/j.cnki.sjzx.230309.]

[14] 中华医学会糖尿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防治指南(2020版).中华糖尿杂志,2021,13(4):315-409.

[15]中华医学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等中国成人糖尿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36(5):371-380.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kuaixun/2023-08-18/69296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