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五脏虚寒,手凉脚凉,如何长养阳气?一味中药解救您

  • 2021-12-01 16:04:23    网易
  • 小关
  • 中医

  我在医院见过的八九十岁的老头,那股阳气你能明显感到,跟他们握手,手始终暖暖的,这种人,即便患病,也会很快痊愈。那些手凉、脚凉的人,一旦生病住院,就缠绵难愈了。

  为什么阳气足了就活得长呢?

  我们的中医先贤,还真的想过这个问题。

  明清时代,出现了温补学派。温补学派,最核心的理论就是命门学说,所谓命门,就是人体潜藏真阳的地方。

  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太阳给的。

  春天、夏天,太阳越来越热,随着太阳转热而来的,是大自然一派欣欣向荣,草儿发芽,树木茂密,小动物都叽叽喳喳繁殖起来,整个世界是充满生机、欣欣向荣的。

  到了秋天、冬天,太阳越来越远,天气越来越凉,大自然开始走向衰落。草儿枯萎、树木落叶,小动物也都不见了,冰雪一封,肃杀一片。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阳气才是一切生机之源头。阳气充足,自然界生生化化,无穷无尽,生机越来越盎然,缺少的东西长出来了,弱小的东西变得盛大了。

  人体也是如此,身体的气血就好比自然界的动植物,只有阳气热起来,气血才会繁盛。

  换句话说,阳气旺的人,气血生化才有动力。

  气血足了,当然抵抗力好,免疫力强,不易得病,活的长久啊。如果气血不足,身体里的免疫机制不够,那么一旦生出肿瘤细胞无法剿灭,人就会患病甚至去世。

  那么,如何才能够补充人体阳气,让身体能够处于春天、夏天的生长状态呢?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味中药——干姜。

  啥是干姜啊?简单点说,就是把生姜烘干脱水,烘干后的姜就是干姜。

  我们都吃过生姜,生姜是多汁液的,用力一挤压,生姜里会往外流水。

  但是干姜是彻底干燥了的,不但没有水分,而且就像干燥的木头一样。

  在中医里,干姜和生姜,可是两种不同功效的东西,这个可是不能混用的,如果用混了,那就出笑话、闹乱子了。

  很多人无法理解,怎么脱去水分,药性就变了呢?

  很简单,大家可以买点干姜,然后买点生姜,你可以用鼻子闻一下,生姜是闻不出味道的,但是干姜很香辣,有一股冲鼻子的辛香气。

  一个用鼻子闻不出味道,一个味道冲鼻子,闻一下能令人打喷嚏,你能说他们的差别就是一点水分嘛?显然不是,随着水分蒸发,有些成分变得浓缩,有些成分消失,这才是干姜与生姜的差别。

  从临床来说,生姜,主要是走表的,表就是皮肤。我们感冒时,皮肤会发冷,这时候就用生姜,生姜走表,能够到达皮肤,温暖皮肤,祛除皮肤寒邪,缓解寒冷的感觉。所以,生姜是外感病的时候用。

  而干姜,主要是走里的,它就停留在体腔里,温暖体腔里的寒冷。体腔里有啥?中焦是脾胃,上焦是心肺,所以,干姜主要温暖这些体腔脏器。

  《医学衷中参西录》讲:“干姜味辛,性热,为补助上焦、中焦阳分之要药。”

  我们挨着说说这些脏器虚寒的表现:

  1. 肺脏虚寒,容易咳嗽气喘

  相信大家一定见过很多老人咳嗽,他们一旦咳嗽起来,能咳好几分钟,憋得脸红心跳,外人见了能吓个半死。突然吐出一口痰,然后才能逐渐平稳。

  中医讲望闻问切,如果有耐心观察这些痰液,你会发现这种痰绝大部分都是白色的痰,甚至里面含有气泡。

  这说明什么?白色主寒啊,这种痰一般来说是属于寒痰。

  因为上了年纪,老人的肺脏虚寒,缺少阳气,就像肺脏没了太阳一样。

  没有了太阳,那么地上一旦有点水,就很难干,就容易积水。水越积越多,就变成痰饮。这些痰饮和空气一混合,就是泡沫痰了。

  我们的肺脏了含有数亿个肺泡,如果痰饮把肺泡都给堵起来,那么肯定会憋闷、咳嗽。

  《伤寒论》中有几个方子,特别擅长化解肺脏里这种寒痰,像是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里面都有干姜。

  干姜是热药,能够助阳气。

  阳气一足,就像太阳出来,地上的水就会蒸发掉,慢慢变干。

  只有这样,痰才会变少。

  《神农本草经》里强调,干姜能够“主胸闷咳逆上气”,就是能治疗咳嗽胸闷。就是因为干姜能够助肺阳,化肺痰,痰少了,才不会咳嗽,才不会胸闷。

  《医学衷中参西录》讲过一个案例:

  有一个40多岁的妇女,胸中常常觉得满闷,憋得难受,每隔十天半月,就会憋喘一两天。

  很多医生以为她肺里有火,于是纷纷用寒凉清热之药,结果越来越严重。

  张锡纯先生给她把脉,六脉沉细,沉说明阳气不足,气血没有阳气鼓动所以沉。

  于是,张锡纯先生给她断定为“心肺阳虚”。

  为什么心肺阳虚会憋闷呢?

  张锡纯分析说,心肺在胸腔最上面,就像是天空一样,天空因为有太阳,所以晴空万里,阳气流通。

  如果心肺阳虚,就像失去太阳,那么天空就会阴暗下来,大地上的泥水无法晒干,遍地污水无法干渗而化为痰饮,痰饮日积月累,郁满肺脏,就会胸闷。堵塞气管,就会喘。

  于是,张锡纯先生给这位妇女开了理饮汤(含有干姜),吃完20服药,胸中豁然开朗,再也不憋闷了。

  附理饮汤:「白术12,干姜15,桂枝尖6,炙甘草6,茯苓片6,生杭芍6,桔红5,川厚朴5。」

  2. 脾胃阳虚,就会胃脘胀满

  说完上焦肺脏,我们再来说说脾胃。

  脾胃位居中焦,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受纳,通俗点说,就是吃东西,吃进去的东西,会在胃部容纳。胃容纳起来,把食物磨碎成食糜。

  脾主运化,就是说,食物里的精华、好东西,需要脾的运输,把这些精华、营养,输送到全身。

  而不论是胃、还是脾,他们想要工作好,都需要阳气的协助。如果把脾胃比作一架机器,那么阳气就像是机器的电力、动力。

  如果缺少阳气,脾胃都会停止运动,那么,食物无法消化,营养无法输送,全部郁结在中焦,人就会胀满,吃完饭觉得胃部撑得慌。

  《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讲过许多这样的案例,我们找一个说说。

  还是一个40多岁的妇女,每天都觉得胃里堵得慌。

  这个妇女还喜欢吃凉东西,但是,吃了凉东西反而更加堵闷。

  不但胃部堵闷,而且还在早晨起来拉肚子。

  这说明什么?虽然这个妇女喜欢吃凉东西,但这不是胃热,而是胃寒。

  胃热是假象,胃寒才是本质。

  因为胃中太寒,把胃中的阳气逼迫到外面,所以形成一种胃热的假象。

  而早晨起来拉肚子,这是“五更泄”,是肾阳不足的表现。

  也就是说,这个妇女,是脾胃虚+肾阳虚。

  因为阳虚,全身器官动力不足,所以吃进去的东西不消化,都停在那里导致堵得慌。

  于是,张锡纯先生给她开理饮汤,干姜用到24,还加了补肾阳的补骨脂,消食化积的鸡内金,吃了三十多服就痊愈了。

  可见,脾胃阳虚,就会导致脾胃胀满,要想消除胀满,给脾胃增加一点阳气是很必须的。

  3. 小肠虚寒,会腹痛

  很多人都有过腹痛的经历。

  腹痛,主要是肚脐附近。这里面主要是小肠。

  小肠为火腑,心为火脏,两者互相表里。

  心火通过经脉下温小肠,让小肠保持温暖的状态,我们有个词叫做热心肠,就是说的这种好状态。

  如果吃了凉东西,或者平时体内阳气虚弱,那么小肠就会失去火的温煦,变得寒凉。

  寒主凝滞,小肠里的气血会被寒气凝滞,导致气血不通。不通则痛,于是肚子痛就出现了。

  这种疼痛,是绵绵而痛,不很剧烈,但是长期不愈。

  4. 心阳不足,就会心衰

  心衰,是一种大病。

  心脏是一个泵,这个泵负责给全身供血,而这个泵所需要的能量,就是心阳。心阳充足,那么心肌收缩才有力。

  如果心阳不足,那么心脏就会停跳,或者跳动无力,所射出的血就无法满足机体需要,这就是心衰,心衰的病人,手脚冰凉,嘴唇发紫。

  所以,中医治疗心衰,主要就是温振心阳。

  干姜、附子、炙甘草所组成的四逆汤,是治疗心衰必不可少的药材。

  附子大热,就像是一个火球,能够快速温补阳气,消散寒冷。

  但是,光有附子还不行,附子尽管很热,但是不持久。

  如果加上干姜的辅佐,那么这个热就会持久散发。

  所以我国著名中医邓铁涛老先生说,“附子无姜不热”。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zhongyi/2021-12-01/55925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